今天,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由此往后,便是立春,新的轮回复又开始。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起居、饮食和精神。
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呢?
食宜温养肾为主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可以适当增加摄入的热量,例如羊肉、红枣等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每天早晚喝一碗姜汤,有补气、提神、改善睡眠的功效。
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可适当多吃。
大寒要灭“4把火”
1.心火
症状: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
方法:防“心火”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待在过热或过凉的环境中;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之物,少喝酒;加强运动;平时要多喝水,最好是温开水,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2.肝火
症状:肝的性情最“急躁”,肝火上升时人也会变得急躁易怒,出现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口苦、咽干等症状。
方法: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闷气、发火;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因为身体劳累而导致情绪不稳;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尽量少碰烟酒等。
3.肺火
症状:无论温热或风寒之邪,都可能侵袭肺部,转化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干疼、呕吐*痰、口干而喜冷饮等症状。
方法:在多风干燥的寒冬季节,一定要保证每天喝足够的水;冬季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室内也最好每天通通风;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户外活动时避免着凉等。
4.胃火
症状:胃上火时消化道里会感觉像有一把火在烧,出现胃脱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跟肿痛、口腔溃疡等。
方法: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过热的食物,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用,可润胃凉血。
大寒养生防“四寒”
大寒节气,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方法: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起居有常
①睡宜早动宜慢
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②情志顺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暖”。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因此在大寒时节,要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综合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