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露凝霜,腊肉味正香
大寒已过,立春在即,天气晴好的年前冬日,正是家家户户争相晾晒腊味之时。
肉类以盐或酱腌渍,于腊月风干称为腊味。论语中提及,“自行修束以上,吾未尝无教诲焉。”十条干肉(腊肉)做见面礼,方能接受教诲,腊肉曾作为早期学生给予孔子等老师的学费或聘礼。
不同于云贵川湘的烟熏做法,江苏的腊味成品多为风干。温和少雨的干燥冬季,江浙一带的气候特点,凭着冬风便造就了一道美味。
镇江市王家巷菜场,灌香肠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南京中华门,路边银杏树上的风景
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新龙村,村民在晾晒腊肉
淮安市,市民在晾晒腌制的香肠
“腊梅”非腊梅
金陵菜中,有道特色小吃却是以猪膀胱为制作材料,这就是南京人冬季饭桌上的香肚。
南京市贡院街,食品工人晾挂刚做好的香肠和香肚
曾在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南京香肚与南京板鸭一同展露风头,并远销至东南亚一带。
市面上现有的香肚,通常以猪膀胱或肠衣做皮,灌入肉馅,十个为一串,十全十美。经一个月风干,香肚肉质颜色由白变红近黑,便可切薄片或蒸或炒。
当年在南洋劝业会上名声大噪的周益兴香肚,后并入“省食品公司南京腌腊加工厂”,80年代更名为国营南京腊梅食品厂。百年已过,如今的“腊梅”依旧是南京味道。
穿海州,吃板浦
古海州,现今的连云港,吃在板浦,首吃板浦香肠。
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工人正在查看低温风干的香肠
因盐而兴,明清时期的板浦镇云集精通商业的苏商、徽商、晋商等,市井的富庶,让食文化借机而生。清道光年间,苏州的*氏兄弟移居板浦,以杀猪、灌香肠为业。
食材讲究、经营有方、诚信无欺,让*氏香肠成为板浦镇响当当的名牌,也成为游历于此的异乡人惦记在心、馈赠亲友的味道。
进入农历腊月,“板浦香肠”迎来生产和销售高峰
“吃板浦,就是从*氏香肠中吃出来的”。历经近年,板浦香肠已成为连云港老字号品牌,也继续传承着板浦古镇过往的民俗食文化。
年年有鱼
洪泽湖湖面结冰,市民体验滑冰的乐趣
位于淮河中游的洪泽湖,承担着南北航运枢纽的作用,作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水资源丰富,水产品、禽畜产品是这片区域的宝藏。
凌晨3点的洪泽湖大堤老船塘,渔民和商贩进行交易
淮安市洪泽湖畔水产品市场,出售着当地的咸鸡、咸鱼、咸肉等腌制的各式湖鲜、水产品
依湖而生的当地渔民,每到农历腊月,便开始腌制各类水产品,大青鱼、小杂鱼、白条鱼...
洪泽湖内的淡水鱼,出了水面,便成了腌制的美味上了当地人的餐桌。
淮安市金湖县银涂镇湖滨村的合作社,
社员们在晾晒腌制的白条鱼
渔民将腌鱼用麻绳包裹,透着浓浓的年味与福气
春节临近,洪泽湖腌制的水产品成为抢手的年货
淮安市洪泽区1号船坞渔民将渔网搬到岸上销售
年10月,洪泽湖省管水域所有捕捞作业行为全部停止,全面实施10年禁渔期。以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
在街头小巷的角落,在农贸市场的摊位,在家家户户的餐桌,腊味一出现,年就来了。
文字:*颖
图片: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