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圳论评论员庄媛
近日,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安徽寿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汇聚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讨如何传承保护好二十四节气文化,如何让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讲出新时代的精彩故事。
(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现场。陈彬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却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作为中国古老而科学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发明出的一套科学时间知识体系,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民俗文化的风向标,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
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从“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从“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到“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从“春分到,蛋儿俏”到“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以历法、谚语、歌谣等形式广为流传,早已超越传统的农耕文化,融入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春分立蛋,清明踏青,立冬进补,冬至吃饺子、汤圆,大寒举办“尾牙祭”……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纯朴的民俗、庄严的仪式,亦有浪漫的传说。即便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是历史沉淀,也是衣食住行;是文化习俗,也是万物风貌。可以说,它是我们共同认知的情感文化纽带,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也成为了人们美好生活及乡情乡愁的生动载体。
然而时光流转、沧海桑田,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气象科学的蓬勃发展,脚步匆匆的现代都市人与二十四节气渐行渐远。不仅仅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记功能以及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在弱化,人们对节气的认知也逐渐淡薄。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若不是公号的推送、朋友圈的“提醒”和家人的叮咛,恐怕早已不记得节气背后的寓意及习俗,对于节气价值也认识不足。
我们不再需要二十四节气了吗?不,二十四节气没有过时,在动态发展中的它依然具有科学性,依然可以为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何况,在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之时,社会各界明明为之而振奋。而在日常阅读到节气相关诗词文章时,不少人心中依然会因其蕴含的诗意和美好而泛起阵阵涟漪。无论是从节气本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而言,还是从大众的记忆和感知而言,二十四节气都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要让二十四节气“活”起来。文化内涵要焕发新活力,要在保护传承中有创新、有演变、有发展,尤其是要注意及时捕捉、追踪、研究二十四节气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变化,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生活。既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如年新设立的“丰收节”具有多重意义,以丰收的节日火把照亮田野乡村、增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也要善于用文旅融合激活节气文化基因,如浙江遂昌的“班春劝农”、河南登封的告成镇观星台等等,使二十四节气成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展示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品牌和有力抓手。
传播方式要灵活创新,让节气文化“流行”起来。一方面,要建立和盘活包含传承馆(所)、传承体验中心等在内的传承展示场馆体系,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探索多主体参与、多功能综合性的非遗传承空间;另一方面,要运用新媒体、文创产品、音像制品等多种手段,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小朋友参与和了解节气文化,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比如,国内首档聚焦节气美学生活的节目《24节气生活》就邀请12位文化名人“住进”节气里,把深藏在节气背后的文化底蕴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以新颖角度激发了观众共鸣。
(“二十四节气”主题魔方。)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二十四节气,让节气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正是这宏大命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需要每一个人的重视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