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粉丝原创荐读现身说法有一种玄妙之症叫
TUhjnbcbe - 2021/4/27 21:00:00

二姐我今天不是讲故事,而仅仅是记录一段经历。

近六年来,我见证了曾同学和焦虑症的对抗、困苦以及康复。我想我有必要把曾同学的经历整理成文字,或许可以帮助到一些需要的人。当我把想法告诉曾同学时,他很赞成。

我是二姐,那曾同学便是二姐夫了。

曾同学年3月被诊断为焦虑症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而在此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为方便理解,先简单介绍一下:

焦虑症是神经症(注意不是神经病,区别大着呢)的一种,神经症全称是神经官能症,我们常说的神经衰弱、强迫症等都属于神经症。

植物神经紊乱是植物神经系统发生了功能紊乱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只是一组症状群,严格来说不能称为一种疾病。

也就是说曾同学患的是焦虑症,植物神经紊乱是焦虑症的躯体化症状。

年9月的一天,向来健康的曾同学突然感冒了,是的,当时我们的确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也没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化成焦虑症的。曾同学去看了普通内科,医生开了一些药。但是药吃完了,病情没有任何改善,恶心、头昏、乏力等症状持续不减。医院做了一系列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西医没看好,经人介绍,曾同学去了宁波某中医会馆,该会馆汇聚了宁波各名老中医坐诊。曾同学挂了一个颇有名望的老中医的号。原本指望药到病除,可是调理三个月之后仍然没有效果。

此时曾同学的胃病也犯了,胃胀,嗝气,反酸,而之前的症状也没有消失,便只好停止吃中药,到宁波某二院做了胃镜检查,医生诊断为轻度糜烂性胃炎,于是胃病治疗三个月。(后来才知道,植物神经紊乱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常被误诊为胃炎。)

尽管吃了三个月的胃药,胃部症状稍有缓解,但曾同学仍然感到浑身不适,最大的问题是头昏,胸闷,浑身无力,只能继续求医。于是从年4月至年3月两年期间,我们医院各科室之间。

每次换医生,都不得不把病史重复一遍,这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排队等候的病人很多,医生都没有耐心听你细说。所以西医多半只凭化验结果对症下药,头痛便做脑部CT,胸闷、心慌便做心电图,再就是各种抽血化验,而当一切结果都显示正常时,医生便束手无策,只能开点药以排除可能的疾病。

中医专家也换了好几个,年,每周去开一副中药,曾同学吃了整整一年。各个专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肝气郁结,有的说是内分泌失调,有的说是痰湿。都曾拍板承诺五天见效,结果都是没效果,甚至越来越严重。

植物神经紊乱有哪些症状,百度里面是这么介绍的: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其他如多汗、头痛头晕、视力恶化、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痛经等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首先是身体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复,常伴随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无效。

以上症状除了痛经,曾同学都曾有过!

当然,植物神经紊乱我们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的我们连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说过。

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明显的症状却找不到病因。病症的折磨以及长期治疗无果对曾同学的身心都是一种摧残。曾同学原本是一个乐观、开朗、胆大的人,爱热闹,爱玩。但是两年多来,渐渐的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惶恐而焦躁。他推辞了一切能推掉的应酬,每天下班后便早早回家,躲在房间里,听一些忧伤的歌曲。但是又害怕独处,总是莫名的焦虑,身边必须有一个信赖的人陪伴。他甚至不敢一个人呆在家,不敢一个人到小区里散步。我不在家的时候,即使婆婆和孩子在家他也不敢回来,因为老人和孩子让他有压力。此外,他害怕进一切封闭的环境,比如超市,开空调的房间,电影院,会议室等。晚上睡觉也必须开着门窗,封闭的环境让他感到压抑、胸闷。不敢开车,开车让他精神紧张。怕冷,穿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由于缺乏锻炼以及长期吃药的缘故,体重也由斤增长到多斤。更糟糕的是睡眠差,严重时必须服用安定片才能睡着……(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焦虑,症状就越明显,而明显的症状又会导致更加焦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曾同学的状况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们都给予了理解和帮助,终于有个朋友托关系给他介绍了宁波医院的一个心血管专家。这位专家第一次提出了植物神经紊乱的观点,认为曾同学是焦虑症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给的建议是:扔掉之前所有的药,相信自己没病,以心理调节为主,多玩多运动。同时给曾同学开了谷维素片。(其实除了谷维素,还有另外一种,了解到该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容易形成依赖,便没有吃。谷维素大概吃了半年时间。)

其实,焦虑症包括其它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正确的做法是:轻微的看心理科医生,严重的则必须看精神科医生并用药物进行控制。而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对医生。包括最后的这位,也是心血管科的专家而非心理科或精神科专家。

因为曾同学性格外向,并且所有的症状都表现在肢体上,我们压根没有考虑到会是心理疾病,更没有想到所有身体上的不适都是植物神经紊乱造成的一种假象。

遗憾的是在我们之前的两年多的求医过程中,没有一个医生提醒或建议我们去看心理医生。期间我也曾经在网上查到过神经官能症,在一次就医的时候还特意询问了医生曾同学会不会是神经官能症,当时的那个医生立即就否定了,说神经官能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及妇女更年期,以曾同学的年龄不可能是。现在的我真是特别后悔呀,当时怎么就没有坚持,怎么就那么轻易的相信了?

曾同学是焦虑症,但到底是焦虑症导致了植物神经紊乱,还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焦虑症,我们非专业人士说不清楚,可能是互相影响吧。总之心理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曾同学回忆说有可能是当时工作、生活上的压力造成的吧。

对于心理疾病,大家都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的道理,除了药物控制,心理调节是关键,但是心理调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拿曾同学来说,即便知道了自己是心理疾病,也明白关键要靠心理调节。但是该如何开始呢?况且植物神经不受主观意识支配。

不得不说,曾同学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碰到他人生之贵人。在他诊断出焦虑症后,王总,给了他莫大的帮助。王总是上海人,学过心理学,那时刚刚从上海来到宁波发展事业。得知曾同学的情况后,便主动帮助、引导曾同学。

从诊断至今三年过去了,虽然现在的曾同学偶尔还会有不适,但是渐渐的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王总功不可没。

概括起来,曾同学的心理调节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转移注意力,改变形象。

打开心门,犹如让封闭阴暗的的心灵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但是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不愿意与人交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相同经历的人或者不懂心理学的人难以理解患者的痛苦,而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比如我和家人,在曾同学难受的时候也随着紧张,曾同学看我们担心就更加焦虑。王总就有他的方法,回忆那段时间,王总空闲时便找曾同学聊天,而且善于观察,在曾同学感到紧张、焦虑时及时岔开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好在曾同学本身性格开朗,善于表达,也能及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很关键。

除此之外,王总要求曾同学换上有颜色的衣服。那时才发现,曾的衣服只有黑灰两色,原来不自觉间,一切都变的晦暗。曾同学去买了亮色的外套和鲜艳的T恤。穿上新衣去上班,心情自然也不一样了。

第二阶段:加强锻炼,培养兴趣,做有意义的事情,重拾信心。

得知曾同学的病情,姐夫专门赶来宁波一个月,每天早上陪伴他去东钱湖骑车一到两小时,晚上再陪他出去散步。曾同学的几个朋友在周末也会约上他去骑车。

王总介绍了一些优秀的记录片如《远方的家》栏目打造的《边疆行》、《沿海行》、《百川行》等让曾同学看,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让心中充满向往。另外要求曾同学每天做三件有意义的事情并记录下来,无论大小,哪怕是小到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针对曾同学对封闭环境的恐惧,王总每次去超市购物便叫上曾,第一次十分钟,第二次十五分钟,慢慢适应。

第三阶段:学会感恩,积善行德

这是一个长期的甚至一辈子的过程。

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尽管这是一段痛苦的不堪回首的经历,但是曾同学从中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缺少这些再多的财富也没有用。

健康的身心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曾同学不再像以前肆无忌惮的喝酒、抽烟,渐渐懂得养生。

学会顾及家人和朋友的感受,多了陪伴和交流。

学会感恩生命中的贵人,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多微笑,多行善事,帮助别人也就快乐了自己。

空格以下是曾同学的感悟:

空格1)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空格2)悟出了人生的目标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很简单:家人好、朋友好、社会好!

空格3)心情轻松是最重要的,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时刻要做的事情,实在做不到,就保持微笑;

空格4)要学会放下,学会倾诉,学会解压;

空格5)珍惜夫妻感情,尊重父母,慈爱小孩(温馨的家是幸福基础);

空格6)感恩贵人,帮助兄弟姐妹、朋友们(良好的群是幸福资本);

空格曾同学推荐了两本书《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和《人生就是一种修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曾同学的经历讲完了,我不得不再补充以下内容:

曾同学是焦虑症,而我们身边出现更多的是抑郁症。相信很多人都或轻或重有过抑郁情绪。抑郁症和焦虑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病症,但病状表现上非常相似,都可能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二者常常合并存在,抑郁症患者常常有焦虑情绪,而焦虑症患者也必然会抑郁,两者最根本的区别,用曾同学的话回答:抑郁症是想死,而焦虑症是怕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抑郁症更严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必须找个靠谱的精神科医生遵医嘱吃药治疗。

当然,我们大部分人只是轻度的某一时期的抑郁,而且多由于思想压力过大造成,比如高三考生,比如产后抑郁。那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找出自己因为什么抑郁,想要什么,为我们的心灵找一个安全出口。比如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期间,跟我的一个朋友聊天,她为了照顾孩子,辞掉喜欢的工作做了两年全职妈妈,刚刚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开始上班了。她说不上班期间很自卑,很抑郁,如果不是因为信佛不能杀生,可能就会轻生(佛教说法:自杀也等于杀生),着实吓了我一跳。好在她明白自己只要找份工作分散精力就好了,也做到了。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善良的人,就一切都好了,嗯,就是这样!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粉丝原创荐读现身说法有一种玄妙之症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