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病态受苦的意义一受虐狂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神经症病人在自己的内心冲突中拼命挣扎时蒙受了大量的痛苦;而且,他往往把受苦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由于实际存在的某些困难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达到的目的。
”受虐“这个术语,最初涉及的性变态和性幻想,其目的是在于获得一种积极的受苦的满足。后来,许多人都企图对这种”受虐现象“做出解释,其实质上是由实际存在的内心冲突导致的外显焦虑,是神经症中的痛苦之显著的但却并非唯一的例证。
一、神经症的受苦多是一种立场更是手段
1】、在这些病态痛苦中,人们得到的表面印象是,神经症病人所受的痛苦,超过了有现实根据和现实理由的痛苦。更详细地说,他给人以一种印象,仿佛在他身上有某种东西要迫使他要贪婪地抓住每一种受苦的机会,仿佛他能设法把幸运的环境也转变成某种痛苦的环境,仿佛他很不情愿放弃痛苦。然而,造成这种印象的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应该由病态痛苦对神经症病人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来解释。
2】、对神经症病人说来,受苦具有一种直接的防御价值,而且事实上往往可以成为他保护自己以避免迫在眼前的危险的唯一方式。通过自我遣责,他避免了遭人遣责,通过表现为生病或表现为无知,他求得了别人的原谅;通过自我贬低,他避免了竞争的危险一一不仅如此,他因此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同样是一种防御手段。
3】、受苦同样也是他获得他希望获得东西的一种手段,是他有效地实现他的要求,和使这些要求建立在正当理由上的一种手段。他给人的印象是:仿佛在他的所作所为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信念,即他人应该对他的生活负责;如果事情出了差错,那就应该遣责他人。达到这样的目的,受苦必须是他的助手。
4】、然而,在这种痛苦中,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利益可以获得,并没有任何观众可以被打动,也并没有任何同情可以得到。尽管如此,神经症病人仍可以得到一种收获,尽管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收获。例如,在恋爱中招致失败,在竞争中受到挫折,一般人可能会痛苦很长时间。但对于神经症患者,由于他们在自己心目中已经把自己降低到等于零的地步,成功与失败、优越与低劣的区别也就不再存在;失恋的痛苦,这种令人恼怒的体验,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现实性。
二、那么,神经症受虐倾向所共同具有的要素是什么呢?更准确地说,发现隐藏在这些倾向下面的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呢?
1】、我们明确地发现,这一普遍的共同特性是一种内在的软弱感。这种软弱感表现在对待自我、对待他人,以及对待命运的总的态度上。这是一种像芦苇一样很容易随风摇摆的感觉。
我们从已经讨论过的那些特征中可以发现这一事实:神经症患者在自己的感觉中无意识地夸张了自己的软弱,并且顽固地坚持着这种软弱,其实只是一种软弱倾向而已。病人往往想象性地抓住一切机会,即使使自己相信自己患了一种器质性疾病也在所不惜。
例如:有一个病人,只要一遇到任何困难,就十分自愿地希望患肺结核,希望躺在疗养院中完全受他人的照料和看护。
2】、另外,这还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的爱的信赖感,是一种对他人的判断的依赖感。前者表现为对爱的过度需要,后者表现为对遭人反感的过分恐惧。这是一种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而不得不让他人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和做出决定的感觉。
三、痛苦让自我泯灭
1】、通过沉浸在痛苦中来获得满足,体现了这样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通过把自己消融在某种更巨大的东西中,即通过消除自己的个体性,通过放弃自我以及它所拥有的一切怀疑、冲突、痛苦、局限和孤独,来获得最后的满足。——这正是尼采所说的所谓从“个体性原则”(principiumindividuationis)解放出来的”酒神精神“的反应。例如:在巨大的庆典中,通过狂欢、饮酒等让自己进入无我和忘我的境地,我们所有的人几乎都体验过这种从”放弃自我“中获得满足的感觉。
2】、两种获得人生的机会
2.1】、融入大世界
尽管生活可以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欢乐,即使不存在特殊的痛苦,但仍存在着生、老、病、死这些事实,生命总是有不可避免的悲剧,用更概括的话说,个体是有限的和孤独的,这一事实为人的生命所固有。事实上,大多数人寻求狂欢、寻求放纵的文化倾向,所要克服的正是这种个体的有限和孤独。就像《奥义书》中所谓:“借消失于虚无,我们汇入到宇宙生生不息的创造之中。”这似乎是宗教必须提供给人类的最大安慰和最大满足。通过放弃自我,人们可以与上帝同在,与自然合一。忠诚于一个伟大事业也同样能够获得这种满足,通过使自己从属于一项事业,我们感到自己仿佛与ー个更大的整体融为一体。
2.2】、发展自我个性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更熟悉的是一种相反的对待自我的态度,是一种高度强调、高度评价个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态度。他将自己认为是一个分离的实体,有别于甚至对立于外部世界。他不仅坚持这种个体性,而且还从中获得相当大的满足。他在发展自己特殊的潜能和主宰自己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征服来掌握世界,在成为生产性的人和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对于这种个性发展的理想,歌德说过:“人最大的幸福就在于发展个性。”
3】、区别于上述两种合理目标,神经症既不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也不积极地发展自我倾向。神经症病人使自己屈服于他人或者屈服于命运,无论他自愿承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他所寻求的满足都是削弱或消除个人的自我,这样他就不再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者而变成一个没有个人意志的客体。神经症病人身上顽固的受虐倾向,就可以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这就是,这种受虐倾向同时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手段以对抗焦虑,并提供潜在的或现实的满足。
4】、使神经症病人无法获得这种满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受虐倾向要受到神经症病人对个人独特性的过分强调的阻止和抵抗。大部分受虐现象都与神经症症状一样,其性质乃是各种互不相容的追求所达成的一种妥协。神经症病人往往倾向于服从他人的意志,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自己。他倾向于感到自己受奴役,但与此同时又坚持认为他支配他人的权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他希望自己无能为力,受到他人的照料,但与此同时他又不仅坚持自己完全自足,而且事实上坚持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倾向于感到自己无足轻重,一文不值,但如果别人不把他当天才看待,他又会勃然大怒。显然,绝对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可以用来调和这种对立的极端,特别是在这两种追求都如此强烈的时候。
这种寻求自我湮没的驱力,在神经症病人身上远比在正常人身上更不可抗拒,因为神经症病人不仅要摆脱人类普遍存在的恐惧、局限和孤独,而且还要摆脱自己被束缚在一种不可解决的冲突中的感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痛苦感受。他那种与此相冲突的、追求权力和自我扩张的驱力也同样是不可抗拒的和超过了正常程度的。无疑他的企图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企图同时既无所不是又一无所是。
例如:他可能生活在一种软弱无能的依赖状态中,而与此同时又借自己的软弱无能来对他人发号施令。
神经症病人所追求的满足为什么很难达到,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我描述过的病态人格结构中固有的破坏性因素。神经症病人追求在于对自我的湮没和抛弃,既不是为了再生而暂时地投入,也不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它的目的在于泯灭整个痛苦的自我,而不考虑其存在的价值。
神经症患者对此所知道的一切,是他有一种害怕陷入疯狂的恐惧,即一种自我泯灭的驱力和一种反应性的恐惧。
总之,人们可能理解神经症在追求一种满足,然而他对于获得这种满足的恐惧,却不让他获得这种满足。这也正是神经症病人的痛苦所在:神经症病人所追求的满足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一种自我泯灭!(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