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寒节气,作为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阶段。按理来说,最冷的阶段有阳光且暖和才是最好,然而在民间却有“最怕大寒一日暖”的说法,大寒暖和不好吗?这有何说法和预兆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看完就明白了。
确实,冬季暖和能使人们舒服,但是对于农业来说,冬季不冷反而暖和并非好事。其实关于这点前期也和大家说了很多,就拿冬小麦来说,冬季暖和不仅会使墒情差或出现冬旱情况,而且还会增加病虫害活跃度,从而加重田间病害虫害危害,最终影响小麦生长,不利于高产形成。
而冬季适当寒冷或增加雨雪天气就不一样了,不仅能给小麦补充水分,缓解田间感情,而且还能减少病虫基数,为小麦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应证“冬天麦盖三层麦,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
另外,冬季寒冷(更何况到了大寒节气大寒)也符合正常的气候特征,不冷到暖和说明气候异常,所以民间也有着“该冷不冷,不成年景”的说法,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虽说如今农业水平高于以前传统农耕年代,但靠天吃饭这个说到即便放到在今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农谚说“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意思是说大寒节气天气如果不冷反而比较暖和,那么到二月份(整个二月份)将会特别寒冷。要知道,到二月份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回暖,这个时候天气寒冷也说明有倒春寒天气发生,这对作物生长非常不利。
这个说法也很好理解,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冬季天气寒冷终究会来的,只是时间的早晚,如果说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大寒还不冷,则说明冷空气会往后延迟,可能会延迟到二月份,甚至到三四月份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还有句农谚说“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意思是说如果到了大寒天气不冷,到了春分也不会暖和,其实意思和上一句谚语差不多。
每年春分都是在3月20日左右,这个时候气温开始逐渐回升,不过这时也是倒春寒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而且这个时候小麦开始进入拔节孕穗期,如果此时遭遇倒春寒天气,那造成的影响将非常大,最终造成减产。
根据上述这两句谚语来看,大寒节气不冷,说明冷空气往后延迟,气候出现异常,这样到二三月份,甚至四五月份还会出现寒潮天气,这样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相反如果冬季寒冷,则说明符合正常的自然规律,这样春季暖和,预示着来年将是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农谚是老一辈的经验总结,如今虽说气候不断变化,但是放在今天有些农谚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另外,最怕大寒一日暖,其实并非真正的害怕,只是担心异常的天气会给作物带来影响,毕竟以前那个年代老百姓只靠种地为生,没了收成将面临饿肚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不过,今天农业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靠天吃饭的说法也是有道理可言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大寒节气天气暖和有何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