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1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我们迎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在一片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中,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深深的烙印,古人再忙见面时也要打个招呼,问候几句。这种礼节就叫“寒暄”,而且这个词到现在还有人在用。尽管寒暄内容可以多样,不一定都是天气,但问候语为什么叫寒暄,是有着深刻的气象原因和文化背景的。我国属季风气候,冬季从北半球寒极西伯利亚频频南下的冬季风冷空气,使我国冬季同纬最冷。例如,最近几十年中,北京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3~4℃之间,而同纬圈平均高达零上5.5℃。到了夏季,夏季风从南方来,又因陆地比热小易于升温,大陆性气候又使我国成为同纬度上比较热的国家。冬冷夏热,这是形成“寒暄”的一个基础原因。但实际上形成寒暄的主要原因还是逐日之间的寒暖变化特别剧烈(特别是冬季)。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谈起天气,进行问候。不过,既然“寒暄”中寒在先,说明其中主要矛盾是寒,那么,究竟我国“寒”到什么程度呢?古人生活处处都有“寒”先说人。古代称贫苦穷人为“寒人”“寒小“寒民”,称穷读书人为“寒士”“寒生”“寒儒”。称贫穷而有才华的读书人为“寒俊(畯)”“寒隽”。寒士既家境多卑庶贫寒,因此便称出身“寒门”“寒族”。此外,“寒贱”“寒素”“寒微”等也都是指出身门第低下的意思。不过,“寒”字有时则是用作谦称。例如,“寒舍”“寒邸”常作为自己家(府)的谦称;“寒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并非这些个家真的很穷。“十年寒窗”的意思是古人长期日夜在窗下攻读。可见寒窗下读书的也不一定都是穷苦人,只是说攻读艰苦而已。既然窗是寒的,那么灯自然也是寒的了,故有“寒灯青荧”。寒自然也渗透到古人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古代御寒的衣物叫寒衣、寒具;家里捣衣服的石叫“寒砧”;粗劣的饭食叫“寒斋薄饭”;不加热的食品(如干果、水果)叫寒馐;吃做好已凉的饭食叫“寒食”;早晨冷得不想起床叫“寒恋重衾”,等等。“寒士”“寒人”家境贫寒,难免出现贫困窘态,古人称之为“寒酸”“寒窘”“寒碜”例如“寒酸气”、“寒酸相”。“寒碜”除了指因穷而衣着破旧难看外,也可作动词用,例如“寒碜了他一顿”。实际上,“寒”对我国古文化影响还远不止此。比如,害怕叫“心惊胆寒”“寒心”,灰心叫“心如寒灰”;人刚死不久叫“尸骨未寒”,死者称“寒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还有:“军中有一韩(姓),西贼闻之心骨寒。”可见,寒对中国古人的影响,可称“刻骨铭心”。实际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本文开始时说的,古人见面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叫“寒暄”“寒温”,也就是“嘘寒问暖”的意思。因为“暄”就是温暖。不过,我们如果认为寒暄只是一般的客套而已,那就错了,因为“不遑寒暄”只是事情紧急时才可以。如果一般情况下不先进行寒暄,会被认为不礼貌,有时后果会很严重。例如《旧五代史·钱鏐传》中,“明宗即位之初,安重海用(管)事,鏐尝与重海书云:‘吴越国王致书于某官执事’,不叙暄凉(寒暄),重海怒其无礼。”后来还借故削去了钱鏐的吴越(地方)国王等称号。可见古人对寒暄之重视。“寒暄”不仅有寒,还有暄原来,中国之寒,如前所说,乃是西伯利亚冷空气频频南下的结果。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极”,所以才使我国成为世界同纬最冷。西伯利亚冷空气在天气图上表现为一个冷气团南下。但冷气团不是孤立的,在天气图上常常是更大的天气系统——气旋的一部分。气旋主要由一对冷暖气团组成,大体冷气团在西,暖气团在东。这种温带气旋不断地逆时针旋转并同时从西向东移动。冷暖气团之间的分界线,叫冷锋。冷锋过后,当地从暖气团进入冷气团,风向由南风转为北风。这就是谚语“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的原因所在。因此,冷锋后会发生剧烈降温。例如,年1月7日,浙江宁波还处在暖空气里,最高气温23℃,而冷锋过去,9日最高气温只有8℃,中央气象台8日19时30分的天气预报中说,“宁波8日中午时分,在40分钟内降温高达10℃。”这样的剧烈天气变化,叫人见面时怎能不“寒暄”?所以,暄的原因,在于冷空气之前的暖空气。而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南方气流来自热带,气温自是较高。因此我国特别是冬季,天气的寒暄变化也是世界最强烈的。这也就是西伯利亚等北方寒带地区,虽然气温可以比我国低得多,但却不能诞生“寒暄”的原因所在。大寒带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来了,今天你有没有打年糕、大扫除、办年货?来源:科普时报作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编辑:毛梦囡审核:王飞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