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每过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母亲就说过节令了。我不懂——明明是过节了,怎么说是过节令了。
直到读了《中国节令》这本书后,我才明白,传统节日与节令有着密切的关系。
节令是指“节气”和“时令”。
“节气”是指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二十四节: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冬至、小寒、大寒。
那“时令”呢?
孙希旦《礼记集解》说:“时令,随时之政令。”
因为我国古代是以农立国,而农业与气候息息相关,所以古时候,朝廷各级政府官员都会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活动的政令。
“时令”,也称为“月令”。
每逢节令,从统治者到百姓都会举行一些祭祀、庆典、传习、游艺和宴享等活动,经过演变,流传到现在,成了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
所以时至今日,有的地方的人们把过节称为过节令。
《中国节令》讲述了典籍《四民月令》《月令广义》《岁时广记》《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酉阳杂俎》《荆楚岁时记》等中记载的我国古代节令和各地的农事活动,展现了我国节令文化发展轨迹,以及古代社会生活。
作者是林永匡教授和王熹研究员。他俩合著了多部学术研究书籍——《清代饮食文化研究》《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华文明史》。
林永匡还著有《清代社会生活史》《长江文化史》《中国屯垦史》;王熹还著有《明代习俗史》《永乐传》《三十六计全书》。
《中国节令》是一本融汇典籍,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是我们了解中国节令文化历史和古代农事活动的首选书。
先秦时期的节令文化
先秦时期——唐虞夏商周至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思想和科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明萌芽和逐步形成,节令文化活动逐渐具有雏形。
节令文化活动的很多“要素”,比如某一些仪式或活动,流传下来。
在《礼记·月令》中,详细记述了先秦时期有关月令记事、规则、仪礼、祭祀活动等。
对在位的天子,每年十二个月内,每个季、月的衣食住行以及应当施行和颁发的政令、农事生产、祭祀活动、军事征伐、禁忌与抚恤等,也进行了明确记载。
比如孟春(春季的一个月)正月实行的政令是:
在立春的三天前,大史谒见天子,报告某日立春,旺盛之气在木。天子开始斋戒。
到了立春那天,天子要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接春天的礼仪。回来后,天子在朝堂中赏赐公卿大夫,并给三公和大史分配任务。
三公领命,向百姓宣布德教,发布禁令,并且褒扬善行,赈济贫困等工作。
大史领命,依据经典,奉行道法,主持推测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工作。
秦汉时期的节令文化
秦汉时期,历法和天文观测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用的二十四节气,正是这一时期制定的。
秦朝时,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在每月中记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白露、霜降、立冬,还有日长至、日短至,以及日夜分等节气名称。
其实,日长至和日短至只是和现在的“夏至”和“冬至”名称不同罢了,而“日夜分”和现在的“春分”和“秋分”名称不同罢。
汉朝时,又增加了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大暑、处暑、寒露、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这些节气。
在刘安著的《淮南子》中,记载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字,与现在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字一样。
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而且伴随着农业生产月令活动,形成了节令文化活动,比如除夕、元旦、灯节、上巳、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逐步定型。
这一时期的节令文化,比先秦的内容丰富、宗教迷信渐趋淡化,科学性和娱乐性增强。
两汉之后的节令文化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岁时节日风俗逐步融合,趋于统一。但和之前一样,有禁忌、迷信、祓禊、禳除等,氛围神秘。
到了隋唐时期,岁时节令文化活动发生巨变,只在形式上还保留原来的神秘,内容上已经转变为礼仪型、娱乐型,也向着奢侈方面发展。
宋辽金元,节令文化进一步繁荣和丰富。宋朝时,岁时节令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摆脱了宗教迷信,发展成礼仪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活动,比如,之前元旦放爆竹,是为了驱鬼逐疫,演变成了欢乐的象征。
后世的岁时节令框架由此确立了。
明清时期,西方天文、历法和科技传进来,朝廷对传统历法进行修订,先后颁布了几次历法,并在实施方面进行更改;
传承的传统岁时节令习俗,变的具有多元化、民间化、商业化、民族化、区域化和时尚化等特点,从而有了政治倡导、群体整合、经济节律、文化交会、礼仪传承和趋时认同的效应。
通过《中国节令》,我了解了先秦至明清时期的节令文化的发展轨迹,以及古代各地的农事活动,知晓了古代农业社会生活规律,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原创作者:青绿读书)
中国节令,了解古代的节气、节令、以及与之相关的节令文化活动历史京东好评率%京东配送¥19.2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