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又称“冬节”、“贺冬”,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多首冬至诗,其中一首《小至》影响很广,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当时冬至的天气、物候和风俗,诗人身在异乡,其冬至事物却与故里差别不大,虽有乡愁却不浓重。尤其是第三个联句,已成为后世过冬至时常贴的一副对联: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九九消寒
有一首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传统饮食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他在访病施药,各处行医时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还有吃狗肉的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冬至养生
注意防寒保暖。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
坚持晚间泡脚。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适量进补。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