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因为他被贬黄州的时候,俸禄减了一半,所以不得不精打细算。后来有一个朋友马正卿和黄州太守有些交情,就求太守把荒地给了苏轼,让他开垦耕种,补贴家用。苏轼很高兴。这片地是城东的一面坡地,于是,苏轼叫那片荒地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而下面这首诗,写的就是,大寒的时候,苏轼走到东坡,去看望一位姓巢的朋友。古人一般都会把排行加在自己的姓后面作为朋友之间称呼的昵称。比如:刘十九,就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排行十九,而白居易把刘禹锡叫“刘二十八”而董大指的是董兰亭,在家排行老大。这位巢三,应该是姓巢,同族兄弟中排行第三。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宋苏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诗名当中就说明了,在大寒的天气中,苏轼步行去东坡看望了这位朋友。这个巢三是谁呢?是苏轼的邻居。
春天的雨下得昏天暗地的,而风也大得似乎能把人吹跑了,东坡那里有好几间屋子,巢三是我的邻居。他的家什么样子啊?床上空荡荡的,就一床破棉被,破锅破灶,生着潮湿的柴火。(一般有钱人家的柴火是买来的,经过处理的干的柴火,而穷人家的柴火是在山上捡拾的,一般都不会太干)
咱们两个彼此彼此,就都别说冷,也别说谁更穷了。我有一壶酒,如果独自喝了,那就太不够朋友了。酒太少了,还没能使我面颊红润呢,就赶快拿给你,让你沾一沾唇。
想当初,我的那些朋友,都是高官厚禄,就连驾驶马车的仆人都能喝到好酒。哪能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和你坐在这里,像秋天的秋虫一样哀叹、呻吟。
不过,也别这么悲观,我们两个都应该努力,别怨天尤人的,你我都是上天的子民,你看,我们所在的环境多好啊,出门就可以看到百花盛开,绿柳拂动,我们一起可以享受这得天独厚的无边春色。
不得不说,苏轼真的是情商很高的人,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所谓的情商,不是让你随行就市的攀岩附和,而是能够和自己的情绪共处的一个能力。
一方面有坚持。觉得不对的,自己坚决不委屈自己去屈服。一方面,肯给自己找到生活的出口和乐趣。就如同他对巢三所说的,虽然我们现在没有钱,住的房子也很破旧,但你看空气多好,风景多美!
这不是偶然为之,苏轼一直是很豁达的。他写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他回家晚了,仆人没有听到他的敲门声,鼾声大作,敲门听不到吗?苏轼并没有生气,只是“倚杖听江声”而已。
他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时候,一行人走到沙湖道,拿着雨具的人先走了,他们淋了大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但苏轼说:不就是淋雨吗?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和苏轼当邻居是种什么体验?
如同林语堂评价苏轼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而苏轼自己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的一生,眼见皆风景,入口皆美食。当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都变成了可以品尝的味道,恐怕这才是最无所畏惧的人生。如同这句“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感谢品读,你的点赞和留言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