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人打完仗,为何即使再热也不能脱盔甲,
TUhjnbcbe - 2024/5/18 16:50:00

答:在脑洞大开的野史演义小说里,“脱盔甲”是个出名高危的事情,还有个“学名”叫“卸甲风”。比如《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名著里,多少大杀四方的悍将,就因“图凉快”草率脱盔甲,立刻就染上了“卸甲风”,不是九死一生,就是突然丧命。明初号称能“十万大军横扫天下”的虎将常遇春,据说也是因为打完仗后急忙忙脱盔甲“求凉快”,紧接着就身染重病,病故于柳河川。

那这“卸甲风”真有这么恐怖?首先得替常遇春澄清下,以《明史》的记载,明初时力拔元朝上都的虎将常遇春,却是“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暴病而亡”不假,“卸甲风”却只能是疑似死因。

但即使如此,放在真实的古代战场上,“卸甲风”也确实有着恐怖的杀伤力。参考下相关知识就知道:一个经过激烈大战,全身大汗淋漓的武将,如果贸贸然在大战后脱掉盔甲,遭受寒风刺激,就很容易导致“伤寒”“风寒”等疾病,《遵生八笺》等古代养生典籍里,更常常强调“避风如避箭”的道理——贸然脱盔甲吹凉风导致的“卸甲风”,对人体的杀伤效果,就和万箭穿心差不离。

如果看看古代战争的特点,就知道这恐怖的“卸甲风”,有时一不注意就是大概率事件。首先看作战,在激烈的对决里,有时酷热就是整个军队的大敌。比如年的宋金顺昌之战,配备了大量重甲士兵的金军,在是年六月向南宋重镇顺昌发起猛攻,却正赶上高温酷暑天。金军从早晨发起进攻,到了中午都被酷热天气“烤”到精疲力尽。顺昌宋军趁机反击,打出了宋金战争史上著名的“顺昌大捷”。

这还是城池争夺战,放在野战里,交战双方在空旷野地上摆开阵势,往往要进行多个回合的相互攻防冲击,激战时间虽然多是半天到一天,但从带兵将领到普通士兵,都要经历高强度战斗。在作为战场的旷野上,大风也更是常见现象。“吹风”也就不稀奇。

而随着古代军事工业的进步,将士们的盔甲,密封性也越来越强。宋代的铁甲往往重五十斤,元代士兵常穿的罗圈甲,要用六层皮革制成。明清年间棉甲渐渐普及起来,普通的棉甲也要30多斤重。无论哪一种材质的甲胄,“捂汗”的效果都是极强。所以大战之后,如果士兵们贸然脱下这厚重的盔甲,“伤寒”“风寒”的概率也就自然很大。

不过,如果我们细看古代战争里,疾病对于一支军队的威胁,那死亡率极高的“卸甲风”,也只是冰山一角。比起战场上的厮杀,以及因为厮杀导致的战伤,“风寒”“伤寒”等瘟疫疾病对于一支军队的威胁,有时胜过千军万马。

比如在《战国策》里,就把“疾风”“大寒”看做军队的重要威胁。唐代的军事典籍《太白阴经》里也认为“夫稠人多厉疫”,宋代《虎矜经》也强调,行军扎营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山川卑湿之地”,要小心“温躁毒气”。可以说,同样是“风寒”的威胁,如果说“卸甲风”要比万箭袭来,那么这几样,更好比恐怖暗箭。

而在中国古代的多次战役里,“风寒”“伤寒”等“暗箭”的杀伤力,也是触目惊心。就以堪称东汉初年“外战强人”的马援来说,他带兵南征交趾时,就遇到当地“毒气重蒸”的景象,军队大面积病倒。后来他又去湖南平叛,再次遭遇到瘟疫,马援自己也死于军中。唐朝与吐蕃的多次战役里,也都发生过“多病疫而还”的景象。在很多时候,突如其来的疾病,往往就这样决定了战局的走向。

这样的情景,现在现代人很难理解。但放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可能战场上一个普通伤口,就会造成致命的感染,军队士兵的聚集,也会在短时间里加速疾病的传播。许多战无不胜的名将和英勇的铁军,都常被疾病打垮。这样的难题,也不是靠“不脱盔甲”就能解决的。

所以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历朝历代的军事家们也都想尽办法,改善军队的医疗条件。古代军队的演进过程里,很重要的一项,正是医疗手段的进步:秦汉时期的军队,就有了专职的军医,隋唐年间的军医,更配备了足够的助手。宋代设立了“医药院”,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医培养机构。明清年间的军队,更形成了一整套的医疗、管理甚至研发药材的制度。甚至还有对病号的照顾和“雇夫抬送”制度……

野史里的“卸甲风”,其实就是对古代军队健康问题的一个简单缩影。“再热不能脱盔甲”的简单规矩背后,是古代战争另一面的残酷。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的军医》《清代军队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史的初步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人打完仗,为何即使再热也不能脱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