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雪了,怎么还没下雪
TUhjnbcbe - 2024/5/8 18:49:00
                            

原创邓嘉欣张筱帆人文清华讲坛

伴随着十一月进入尾声,夜渐长,日渐短,“苍云暮同,严风晓别。散乱徘徊,雰霏皎洁”,零落的树叶与凌冽的寒风,似乎都在预示着冬渐渐深了。

(摄/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霍元东)

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小雪十月中》云: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今日小雪,我们邀请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老师,为我们讲述“小雪”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

小雪:天地积阴,阴凝为雪

小雪位于立冬之后,立冬是十月的节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

古人在农历上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河图稽燿钩》云:“十月立冬为节者,冬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为节名。小雪为中者,气序转寒,雨变成雪,故以小雪为中也。”

小雪这一节气有两个分析角度。

其一是“小”。

小与大相对,在二十四节气里总共有四个“小”,分别为小满、小暑、小雪、小寒。其中三组“小”之后都跟着“大”,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都是在形容雪、暑或者寒的程度,形容阴阳转换的强弱次序。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斗指寅为雨水,雨水中也。言雪散为水矣。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说的也是这种小大关系。小雪在农历十月中,比霜降寒冷的程度更深,而到最后大雪的时候,寒冷程度最深。

其二是“雪”。

《释名》称“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

《大戴礼曾子天圆》称“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汉代《春秋元命苞》以“阴凝为雪”,《埤雅》中以“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表现雪的成因,水汽凝结成华,散落于天地。这同样是在形容水与气的关系,水在阳气盛之时落成雨和露,在阴气盛之时凝成霜和雪。

在此之前与小雪相连的节气,是刚入秋的白露,寒露与霜降。其中阴寒之气是一步一步加深的。到了霜降,或早或晚偶尔有霜降下来,而到了小雪的时候,整体上的水凝为雪。而雪中所凝结的阴气比霜中大,因而到小雪之时阴气的发展已经到达相当深厚的程度。

因为天寒,降雨变成落雪,然而地面虽寒,气温却不够寒冷,因而雪只是小小的雪粒,并时常半冰半融。古书便描述了此一时节天上寒气已经到来,却又并非冷到极点,所以只是小雪,在小雪后十五天才是大雪。

小雪三候

一候,虹藏不见。

汉代高诱在《吕氏春秋注》云:“虹,阴阳交气也。(孟冬)是月,阴壮,故藏不见。”汉代郑玄《礼记注》则提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状。”古人认为虹是阴阳两气相交的产物,到了小雪,阳气已经失去与阴气相抗衡的能力,因此古人将虹的消失作为阴气极盛的标志,预示着逐步进入冬的过程。

(摄/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霍元东)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释名》曰:“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古人的世界观中有两组气的概念,阴阳之气与天地之气。到了小雪这个节气,在古代的八卦里,十月是亥月,卦象上是坤卦,坤卦即六个卦爻全都中间都是被打通的,一个阳爻都没有,意味着阳气已经达到顶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者,非复前此氤氲化生,而暂未凝聚,以待来岁之发泄也。”从秋天开始,一路从露到霜到雪,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之气各归其位,不再交互。

三候,闭塞而成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相离,万物不交合,天地之气同样各归其位,不再交互,因而闭塞成冬。

然而此处可以看出二候、三候的说法几乎概括了整个冬天的特征,作为一个节气物候特征的描述不见得是合适的。

小雪习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在华北地区,小雪有腌冬菜的习俗。腌冬菜实际上是人们为冬天的生活准备蔬菜。因为过去技术有限,在冬天难以吃到蔬菜,古人就用盐把菜腌起来,以准备过冬。除了腌菜,人们还会腌肉。过去民间谚语里讲的“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实际上是互文,意思是到了农历十月份,人们就开始腌菜腌肉。

而选择在这个季节腌制食物,也与寒冷息息相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了刘熙在《释名》中提到的“雪,洗也。洗除瘴疠虫蝗也。凡花五出,雪花六出,阴之成数也。冬至后第三戊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春雪有虫,水亦易败,所以不收。”古人认为雪能够杀死虫蝗,用腊月雪水浸过的五谷种子不生虫,淹藏的果食都不蛀坏,所以一般腌菜都得到了小雪以后。大雪以后腌菜是同样的道理。

除此之外,小雪的习俗还包括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且有一定的南北差异。

小雪情思:风雪夜归人

“故乡千里梦,往事万重悲。”雪景与思乡似乎总是交织缠绵,尽管与小雪这一节气并无直接联系,思乡的意象却还是从纷纷扬扬的雪中生长出来。

进入冬天,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愁思也随着漫长的黑夜抽丝剥茧。无论是杜甫《绝句》里的“窗含西岭干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还是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中的“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都刻画了诗人雪夜中的万千情丝。漂泊异乡的游子孤灯为伴,遥想千里之外的亲友围炉畅谈,孤独之情愈发浓厚了。从新叶走到落黄,从暖阳走到寒风,时节流转更为思乡情添上了浓厚的一笔,感时伤怀,更添凄凉之情。

小雪又是相对平静的。古代讲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藏意为尽量少做事情,将自己进入到一个类似冬眠的状态,所以冬天的节日活动一般比较少,只有到了过年前,节日活动才逐渐增加,人们也逐渐热闹起来。

人亦如此。此刻大自然正在一天天走进一个寒冷、静默、闭塞的状态。这样的季节,生命已经经历了从萌动、生长到结实的过程,好比人的情感也走过了从懵懂、激情、沉淀的岁月,此刻更宝贵的,是一份了然和从容。正如白居易这首隽永的小诗: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细细的雪粒飞扬在天上,红炉新酒,不论是老友还是新朋,坐下来慢慢共话家长里短,说些兴衰往事,度过一段悠闲地时光,其实是难得的乐事啊。

愿我们且饮醅酒且会友,以恬淡从容之心,等待壬寅年冬的第一场雪。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小雪了,怎么还没下雪?》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雪了,怎么还没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