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二十四节气
TUhjnbcbe - 2023/10/31 17:22:00
设计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leirenbang.com/zx/2021/0928/225937.html

“二十四节气”诠释中国古典哲学的整体性精神框架,通过对它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感悟或建立诸如“社会”“自然”“经济”“量子力学”“战争与和平”“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为人们服务”“祖国医学”“生命体结构”等无法穷尽的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各种整体性关系之精神脉络。

“四时八节”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生命的客观基础,其整体性精神意义可概括为:“四时八节”。精神是人类的生命精神,其本质是能够满足一切历史需求、符合一切社会要求的生命法则,其意义在于赋予人类改造自然、带动社会发展的生命动力。

“四时”指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每个季节各有三个月,六个节气,共计二十四个节气,立春为节气之首,新的生命轮回已开启;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就是又一轮崭新的生命活动。

我们认为:“八节”的“节”涵盖客观节点与节气,其中,“节点”反映各种历史需求,历史需求属于阳气范畴,乃生命之本;“节气”是“节点”的运动状态,即满足历史发展的历史关系(现实)的带动状态,属于阴气范畴,是带动或运行之整体性(精神)法则,譬如,人体的血液、淋巴、神经等系统都相当于节点、节气的整体性作用。

“阳气”与“阴气”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泛指事物(生命)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两个对立面。“八节”中每个“节”都有三个节气,反映出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客观节点)的客观发展状态。“客观”是指物质与生命、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等整体性关系的辩证统一过程。

“二十四节气”的哲学思考出发点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表现或呈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整体性关系的时间观念,以及诸如节日、衣食住行、节气文化这样的空间效应。

我们认为,一年四季作为一种时间带动,是一种整体性影响力,“二十四节气”反映出这种整体性影响力在不同历史领域的带动形式,即空间,是人类生命的客观节点,即时间因素。它们通过对各种历史需求的空间带动,每时每刻共同支撑着人类的生命发展。时间的流动性归结于生命感受,反映出上述整体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即客观节点及其整体性影响力,它是由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它准确地反映出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从整体性角度看,我们需要在时间(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的支配下,即在“时候”的带动下,理解或建立“气候”“物后”的哲学概念,哲学就是对整体性精神之诠释。

“气候”指地区性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其基本要素为温度(气温)、水(降水)、大气。“二十四节气”是“气候”的整体性精神框架。

“物候”指生物长期适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节律即季节时令或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与规律。

气候

气候是针对地球大气中一定区域内由气温、气压、湿度、空气成分等形成的整体性关系而言之,表现为大气的外在影响力,其基本要素是温度(气温)、水(降水)、大气。

从人类立场出发,随着人类活动的整体性发展,气候必然是整体性如全球性的气候。显然,人类活动与气候的整体性关系具有历史客观性,即气候具有对人类活动的带动作用。

从整体性角度看,人类如何适应气候还取决于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的带动性,比如,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必然会形成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气候。而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比如,雾霾、过量碳排放等都会恶化气候。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太阳、地球与人类活动影响力。我们认为,人类的地球环境具有单纯性,或物理化学规律PV=nRT,反映出地球影响力P(来自地球引力)、太阳影响力T、人类整体性影响力V与n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层次性关系,n代表气候的内在整体性关系,即大气,大气的外在影响力就是气候。

任何一种客观层次影响力的改变都会导致气候发生变化。其中,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就是直接改变n(比如人为增加碳排放)。重要的是:n的变化(个性行为),必然会使V(整体性效果)发生相应的改变。此诠释出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气候三要素

水是生命之源,即生命发展带动体系。包括水在内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客观基础。人类的意义就是对其客观基础发展的有序带动。水的表现形式,比如,水、冰、水分子、水蒸汽等都是人类活动整体性框架下客观节点,即对人类活动的客观支撑点。

人类对这些客观节点的进一步客观化将形成更广泛的整体性关系。“客观化”就是指人类不断地掌握生命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内在规律性。

比如,水(OH2),空气中的O2和H2等都是整体性框架下的客观节点,而人类对像电解水“2OH2=O2+2H2”、氢氧反应“O2+2H2=2OH2”这种客观规律的发现,就是客观节点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化。也就是说人类已经掌握了人类与水、O2、H2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规律。

正是这种客观规律,决定了人类生命时刻都离不开水和空气。然而,人类与水、空气的整体性关系,仅仅是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中的一个客观层次(客观节点)而已。

事实上,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所涵盖的一切客观节点都如同水一样,永远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类生命进步,以及人类对其客观基础的有序带动,人类生命个性影响力必然会涉及到更深的历史层次。由此不断涌现出的历史需求决定着人类生命的未来。

温度

温度是整体性框架下客观节点的影响力,如,来自太阳、火山爆发的温度。太阳、火山都是人类生命的客观节点。由于在相同温度环境下不同客观层次的个性化发展对温度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所以温度的本质是一种个性自身整体性关系客观发展状态的影响力。

显然,相同温度环境下必然是指整体性发展的大背景,温度(气温)的周期性改变(如一年四季、日出日落的温差)反映出这一大背景之下的生命个性的单纯性。所谓“单纯性”是对个性自身整体性关系客观化过程的概括。

由于每一个“周期”都是一次主观规则进步对客观基础发展的带动过程,必然显现温度的客观节点属性。这就证明了温度是生命个性自身整体性关系影响力。

事实上,对人类现实而言,与时间相比,任何一种影响力都具有单纯性,其性质都属于时间因素。显然,影响人类生命的温度主要是太阳影响力。在此,温度是对人类与太阳之间整体性关系影响力的概括。

自然之气即大气,主要由氮、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大气压是大气对物体的压强,反映出大气对人类的整体性影响力,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等于毫米汞柱(mmHg)。

我们认为,大气是生命发展带动体系,大气压反映出大气整体性影响力,依据大气的单纯性,可借助物理化学规律P1V1/T1=P2V2/T2来描绘太阳、地球、人类活动等客观节点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发展状态。其中,V是气体的体积、P是气体的压力、T是气体的温度(T=.15+t)。

大家对P和T的理解基本相同,但对“V”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异议?

我们认为,“V”是空间概念、即人类思维空间的客观化形式,正是人类的客观化能力才发现了各种自然规律。因此,“V”可以理解为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影响力。

与此同时,影响“V”的还有社会之气,社会发展提倡浩然正气,追求正义的精神价值,反之,比如,阴谋诡计、道德沦陷会撕裂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又比如,战争不仅摧残生命,更直接破坏包括工农业生产在内的社会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相对应的节气变化为从立春到大寒的循环往复。

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汉武帝元封七年,太史令司马迁与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等上书主张"议造汉历",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太初历》采用土圭测影在*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间隔15天。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地理、气象之间的变化规律,并衍生出了大量的节气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既而克殷,风调雨顺。”“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两句话体现出水、阳光、大气与社会风气对生命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精神意义

我们认为:“八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三个节气之间关系形成一个“节”的整体,譬如,立春、雨水、惊蛰,我们称之为涵盖时候、气候、物候的客观节点。三个节气分别代表客观节点的客观、主观、精神等历史发展领域。

“节气”的带动状态是由主流气候要素或要素关系影响力支撑起来的,“节气”的整体性决定了“二十四节气”的精神意义,因此,对每个“节气”的解读都是按此规律来进行的。

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公历2月3—5日交节,是干支历的岁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此时,太阳到达*经°。立春之意为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表现出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整体性发展精神带动状态。

雨水

雨水,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公历2月18—20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壬位,此时,太阳到达*经°。雨水与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反映水对不同生命领域的原始带动过程。对农业而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惊蛰

惊蛰,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公历3月5—6日交节,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丁位,此时,太阳到达*经°。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其本质是在如雨水带动下释放出的历史需求: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呈现万物生机盎然。惊蛰的意义在于反映历史需求(阳气上升)。惊蛰节气的带动状态取决与温度、水等影响力之间的统一。

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公历3月19—22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壬位,此时,太阳*经达0°。春分,具有天文学意义,此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表现在气候上,则有明显的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即大气、水、温度等影响力之间整体性带动有序发展状态。

清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公历4月04-06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乙位,此时,太阳*经达15°。时至清明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节气反映大气、水、温度等影响力之间的统一对不同生命领域的带动过程,人类对这一过程的生命感受,是清明节的意义所在。

谷雨

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辰位,此时,太阳*经为30°。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谷雨时节,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节气的带动状态取决于大气、水、温度等影响力之间的整体性。

立夏

立夏,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公历5月05-07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此时,太阳*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立夏的意义在于温度成为主流影响力。

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公历5月20—22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甲位,此时,太阳达*经60°。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

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的意义在于温度影响力决定的平衡过程。

芒种

芒种,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6月5-7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巳位,此时,太阳*经达75°。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芒种节气是适合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的意义在于历史(农作物)与现实(节气)相契合之状态。

夏至

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公历6月21-22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午位,此时,太阳*经90°。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夏至的意义在于大气、温度、水之间整体性带动有序发展状态。

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公历7月6—8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辛位,此时,太阳到达*经度。暑即炎热,小暑为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小暑过程反映出温度与水之间整体性关系的主流性。

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公历7月22—24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丙位,此时,太阳*经为°。大暑,指炎热之极,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节气的带动状态取决于温度影响力、水影响力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性。

立秋

立秋,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公历8月7-9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此时,太阳到达*经°。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气温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立秋的意义在于“四时八节”整体性影响力的形成。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公历8月22-24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位,此时,太阳*经达°。处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主流影响力是大气、水等历史领域影响力之间的统一。

白露

白露,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公历9月7—9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癸位,此时,太阳*经到达度。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太阳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其带动状态取决于大气、水等历史领域影响力之间的统一。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公历9月22-24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己位,此时,太阳*经达到°。秋分,即平分秋色,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气温降低速度明显加快。时至秋分,暑热已消,天气转凉,暑凉相分。秋分的意义在于大气、水、温度之间整体性带动有序发展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主流影响力是大气。

寒露

寒露,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位,此时,太阳到达*经°。寒露是深秋的节令,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形成寒露节气(过程)的主流影响力是大气。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位,此时,太阳*经达到°。霜降,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的带动状态取决于大气影响力与温度影响力的统一。

立冬

立冬,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季节第一个节气,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西北方位,此时,太阳*经达°。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立冬”的意义在于,生命步入孕育新的历史需求,突破历史沉积之发展阶段,其精神意义在于大气、温度、水等历史影响力之间的整体性。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早就寒冷。

小雪

小雪,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第二个节气,公历11月22—23日交节,此时,太阳*经达°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这时节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时节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形成小雪节气(过程)的主流影响力是水影响力与温度影响力之间的统一。

大雪

大雪,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12月6—8日交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癸位,此时,太阳到达*经度。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雪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的带动状态取决于水影响力与温度影响力之间的统一。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譬如,在廿四节气圭表测影地*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冬至

冬至,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子位,此时,太阳*经达°。冬至,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的意义在于,大气、水、温度等历史领域影响力之间的有序发展状态,其主流带动力是大气影响力与温度影响力之间的辩证统一。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小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公历1月5—7日交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子位,此时,太阳*经为°。小寒,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的意义在于反映历史需求的原始萌发过程。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沿海大部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四个节气,公历1月20—21日交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丑位,此时,太阳*经达°。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大寒的意义在于反映历史发展的原始带动状态。大寒之后,冬去春来,生命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