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到,南国一秒入寒冬,北方潇潇,还夹着细雨,降温特别快,满大街的羽绒服飘来走去,节气的变换,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线,古人早已观察总结,今人的气象体系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却是半信半疑,一度大成封建迷信。辛丑年终之气到了,寒大举,语出自《*帝内经》。
小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立冬是第一个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经°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今天,整个华南地区,下起了微微的细雨,这种雨夹着潇潇寒风,有刺骨的寒冷感。
这是寒冬来到南国的表现。
秋天的凉风,秋高气爽,凉爽爽的都只是皮表的寒冷感。
春天的风,让人的筋膜感觉到舒爽,人体有疾病的,会感觉到酸胀,甚至痛,直达筋膜。
冬季的寒风就是刺骨寒。
夏季的热风,让人出汗,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汗从血而化。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帝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已经有所认识。《*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帝内经·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漆,是谓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与心关系密切,有“汗为心液”之说。
所以夏季就是汗多。
以上一年四季的风所中的五脏,就是春中肝木,夏中心火,秋中肺金,冬中肾水,四季土中脾土。
肝主筋,心主血,肺主皮毛,肾主骨,脾主肌肉。
那么什么风,让肌肉直接感觉到呢?
就是四立前的十八天,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十八天,共计七十二天,这段分散在四季前的时间段里面,肌肉是最能直接感受到风的舒爽的。而这段时期,一般也是风不大,所以肌肉感受到的是天地运行的一种气息。
因为,土为中宫,四方安静。
上面这一段,就隐藏了一个五季论。
按照一年四季论:立春为春季的开始,立夏为夏季的开始,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四季现象,历来已久。
《冠子·环流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天文观察,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于傍晚,则二月春分时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北。借助斗柄指向地面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以确定四个季节的中间日期,二至二分的所在月确定之后,其他月份也就容易确定了。
斗柄就是北斗星。
出现这种天文现象,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而斗柄(北斗星)相对太阳系之类的地球是不变的,斗柄也是太乙(太一)。
一年四季是一种天文现象,也是人们的日常知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比如一年还可以分成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等。
所以,分段会按照实用性,不断的细分。
今天要重点讲一下六季论,五季论,刚才已经提到了。
其实还有一种五季论,是这样的,按照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来论,和上面的那种把土季分散在四立节气前的十八天,是不一样的体系,都很有用。
谦和既济的相关文章有提及。
现在我们要讲述今天要说的六季论,其实就是把一年分成六段。
因为非常实用,和当下的小雪节气关系很紧密,所以我们要重点来讲一讲,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指导养生,观察气候变化。
一段就包含了四个节气,每一年是固定的。
这是《*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分段方法。
比如:辛丑年的六步气分段方法。
岁运水运不及:少羽,既是水运不足。
岁支之气阴土,方位正中。
司天太阴湿土:一之气至三之气(大寒之日后起算)。
在泉太阳寒水:四之气至六之气(大寒之日后起算)。
初之气: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厥阴风木。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气: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少阴君火。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三之气: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天*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
四之气: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阳相火。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
五之气: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阳明燥金。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终之气: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太阳寒水。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小雪节气正好是进入到终之气阶段的第一个节气。
终之气的气候特征,就是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
北方地区其实,已经冷了一段时间了。
而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和云南、海南等地,在小雪节气也开始冷起来了。
据中国天气网讯:今冬第三场寒潮持续影响,今明天(11月22日至23日)中东部气温将大面积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新低,寒冷直抵华南,像福州、广州最低气温有可能只有10℃左右。同时,东北仍将有强降雪,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黑龙江部分地区降雪强度或为同期罕见。
所以,很多人看到立冬不够寒冷的时候,就麻痹大意,以为是暖冬,至少以为南中国就是暖冬了,而无视之前北方地区的暴雪和极寒气候。
按照四季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关键的节点。
按照六季论:大寒,春分,小满,大暑,秋分,小雪,这六个节气是关键的分界点。
这种六季论有很明显的两分特征,也就是春分和秋分是两个更大的关键节点,然后展开细分的,以后会专门来论述这个分段方法的来源。
《*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
人类社会的大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在人类文字历史记载的这几千年,甚至就以西元纪年以来,也不过两千多年。
人类的工业如何发展,对地球的大气候影响,非常有限,更加不能改变气候的周期规律的。
古今的气候周期,还是可以参考借鉴的。
不要做孔子口中的三季人,如果只知道四季,而不知道五季,六季,本质上也是一种加强版的“三季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