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思维是一朵花,在思维的创造中,人类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境遇。《灵枢·本神》中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从思的本义和养生的角度来看,“思则气结”细辨之,有因学而思,因业而思,此二者若非过思,于身无害。有志趣所向而思,犹如娱乐,可裨益身心。若因忧而思,或有妄思,则于养生大忌矣。
思过伤脾,那么,脾到底在身体里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这也是我们在情志养生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脾属土,《*帝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止归于肺。”也就是说,人吃进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将营养输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职。可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统血。此外,脾还主四肢与肌肉,使肌肉丰满并得以维持正常活动。
除了主运化外,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主升清,脾的“升清”是相对于胃的降浊而言的,二者相对立而存在。何为“升清”:升,上升,是气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降而言,这里体现的是脾气“升”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精华。所以,“升清”就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达至心、肺等,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不难看出,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反之,如果过思伤及脾,影响其升清的话,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这就是很多人在刚开始处于思之状态时,有一种探索的兴致,而在逐渐深入的时候,显得异常的兴奋,而在精神活动继续进行的时候,或者在长期的思索后,得到了一个结果的时候,出现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的原因之一,或者有些人过思之后人好像也感觉不到饿呢其主要原因还是过思之过。
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在其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字,即“度“。这也是我们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即要及而不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恰到好处的意思。事物均含有阴阳刚柔、动静缓急之道。体之劳作,神之思虑,均需劳逸适度,否则可致气耗气结之变。在《素问·举痛论》里有言:“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沉思的时候,身心平和,不仅能集中精力思考,而且在一种条理化的思考中,能进入一种深思熟虑之境。然而,如果久思久静的话,则必致气之留而不行,血之壅滞不畅,血瘀气结,自然,这大体就到了我们说的过思致病的境地了。
过思成疾,这样的事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会发生。从过去来看,那些动乱之秋,无辜受冤者,大多忧心忡忡,伏案冥思,百思而又不得其解。深思与久思之下,大多是气结伤脾,食少成疾,甚或因疾含冤长逝。
当一个人处于胡想而不能自拔的时候,其所受的身体之害也就成为了必然。正如《素问·痿论》所言:“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缓,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即如果一个人胡思而淫乱,就必然会伤精,甚至造成筋痿滑精或带下等症。我们知道,一个人立身社会,不得不三思而行,这里的“三思”说的是要多做思考的意思,是故人不可不思,然而不能太过,而贵在适度,摒弃忧思,力戒妄思,方为智者养生之道也。
那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思虑过度会怎么样呢?精神受到一定影响在所难免。从精神活动而言,一个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思维更加紊乱了,导致的一些明显的症状就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从身体脏器的影响而言,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并非思考了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人们常常将“百思不得其解”挂在嘴边的原因。当然,对于过思,还有许多的说法、比如、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等。这里我们要明白,世事变化。总有没有答案的问题存在。且不说那些世界之谜,也不说那些数学上的世界难题,就是生活中那些看似琐小的事情也常是如此,比如,人们在提到家务事的时候,也会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而致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