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
融合长阳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唐朝张登《小雪日戏题绝句》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
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宋初韩维《晏相公湖上泛舟赋》
初衣解诗:二十四节气与真实的气候略有落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不同的位置所勘定的一种天文日历。起于商朝之前,到秦汉的时候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极其富有诗意,短短两字,反映了季节,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典型特征。千百年来支持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
人们可从日历中标注的节气,来了解气候的大致变化,做生活和工作的安排,那些简短的命名,却别有诗意。比如清明谷雨,比如白露小寒,知微见著,看癍思豹,由两字而联想天下,培养的人们大的家国情怀。
但是我们肯定会发现一个非常现实而有趣的现象,虽然崔夏之间雨水多,但谷雨那天未必有雨,小雪之时未必下雪。因为谷雨和小雪,是代表一个阶段的气候,可能会有雨,可能会无雪。
若像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配一副药丸,非要雨水那日的雨水,大雪那日的雪花,那可真真就难了。这样的药丸,大约是中国古代医学上的治疗心理的疾病的一种方式,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晚唐时候的张登,在《小雪日戏题绝句》里写: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融合长阳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说的是日历上面徒然地标注着小雪,但是刺桐依然碧绿,槿花开放,那暖暖的太阳并没有远去,原来是热带地方的雨下多了,迟迟地让北方不能入冬。
那么宋初的诗人韩维是这样写的: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
说的是小雪节气根本就不寒冷,正好这个季节可以在湖水中上船,最美的是夕阳湖水,晴光潋滟,那山是绿的,无数的鸟倦鸟归林,这样的热闹,一起的人都不在拘谨礼数,将自己喝成陶然薄醉。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唐诗中描写长安的绿化和美,乐游原上经常有鹿奔跑,杨柳在北方的长安街道,袅袅拂人,牡丹花开放,好一个锦绣的世界。汉朝诗中的十月,往往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唐朝的诗中的10月,有时温暖的让你觉得不可相信。因为我们知道当下的西安,在全球暖冬的前提下,都干燥偏冷。
气候学家研究,原来西汉时期,整个中国气候温暖湿润,但是到了东汉以后的年,气候转入了相对寒冷。这也是我们常常看到汉末诗词中的10月,往往北风肃肃。
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宋朝的初年。也就是这两首诗,是恰逢地球大气候的暖冬。
从南宋开始出现了年的寒冷气。中国历史上将明清两代列为气候的小冰期。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代人,在欣赏诗词的时候,都能看到一种特殊的现象。汉朝的冬天冷,而唐朝的冬天则仿佛和我们一样。
比如,在小雪节气里,未必可以看到雪,而有的年份里,气候温暖的如同初秋,可以上湖划船,可以赏花喝酒。
白居易的那首,“绿蚁新培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冷饮一杯无。”是很难在小雪节气里碰到的。或者那是小雪之后的小寒大寒天气,也未可知。一向爱山水的白居易,在这个日历上的小雪天,他大概在思念他的朋友元稹,因为枫叶半红,凉风细雨,唐朝的秋天也一样的绵长,跨过了日历的标注,影响人们的是真实的体感。
节气已渐进入小雪,但你说现在是秋天呢?还是冬天?至少在我们这里,多穿两件是可以平湖放船的,夕阳落霞,小雪只是日历上的一个名称。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
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