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的昆明,暖意融融,充满温情。
而昨天却零星地下起小雨,
今天的雨下得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冷湿的空气,阴冷连绵的雨,
让街上的行人猝不及防,
忽转的天气那么突然,却是如期而至。
翻看日历,才知今天是“小寒”。
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每每经历二十四节气时,
总会拜倒于古人的智慧中。
二十四节气,是科学、是智慧、是文化。
“小寒”虽小却不小,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一个。
为何“小寒”最冷?
一方面,小寒处在三九前后,
人们常说,三九严寒、数九严寒。
何为三九?
古人过完冬至后,就开始数九,数到第三个九,就进入冬天最冷之时。
而数到第九个九,就是春暖花开之日,九九艳阳天就是这么来的。
另一方面,“小寒”之前是冬至,
冬至这天迎来了最短的白昼与最漫长的黑夜,
白天日照少,但地下的热气还有些积蓄,
待到“小寒”,日照略有增长,但土壤深层的热量继续散发,到了最入不敷出的时候,天寒地冻,
于是,“小寒”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既然最冷何不为大?
从命名的对称性来看,“小寒”与“小暑”相对,“大寒”与“大暑”相对。
从古人的认知观念来看,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物极必反”。
世间万物都存在变化和转化,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极冷之后定然回暖,
故此,从名称看“大寒”之后进入“立春”,
符合天地自然之理。
于是“大寒”未必最大,却名曰“大寒”。
天之道,人之道。
物极必反,穷极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