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刚刚雨后放晴的金城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当然,民间早已有“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这表明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才会是最热的天气。
又称“夏节”、“夏至节”
“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还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民间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条、食粽子等习俗。”据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宋英杰介绍:“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三礼义宗》记载,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阳气鼎盛,二代表阴气萌生,三代表阳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
“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前也叫作‘日北至’。”宋英杰表示:“这一天,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大体上就是云南红河到广西百色到广州到台湾阿里山一线。所以北回归线,也被人们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正午时分,真的是‘日在中天’。平常是立竿见影,但这个时候是立竿不见影。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一年之中有这么一天,白昼特别长。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中所言:时有养白。所谓养,即长或永之意。也就是仲夏时,经常有白昼特别长的现象。之所以说是‘时有’,说明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每年必然如此。”
东边日出西边雨
“二十四节气之中,哪个节气的降水量最大?夏至!”据宋英杰介绍:“所以夏至也被称为‘水节’或者‘水节气’。天上就像有个装满水的袋子,整天往下倒水。‘夏至东南风,当日就满坑。’过了夏至时节,才会稍好一些。所以谚语说‘夏至未过,水袋未破’。没过夏至,您就很难指望雨过天晴。”
“人们发现,临近夏至时节不仅各地的雨水苦乐不均,就是眼皮底下,也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他说:“夏雨隔牛背,一头牛可能这半边儿淋雨,那半边儿晒太阳。降水的局地性增强,山区尤为突出。所以到了盛夏时节,大家会发现《天气预报》中经常会提及‘局部地区’这个词汇,说的就是降水量与众不同的个别地区。”
“于是,古人用‘分龙雨’来解释这种蹊跷的降水现象。”宋英杰表示:“夏天,负责降雨的龙多了,令出多门,降雨的*策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能不能分享到降雨,古人的措辞是‘若有命而分之者’,用网友的说法,‘拼的是人品’。所谓‘水袋未破’,水袋里的水,可能来自‘分龙雨’,可能来自梅雨,也可能来自台风雨。”
夏至三候: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在古代,到了所谓阴气至极的冬至,人们相互道贺。而在阳气饱满、万物方盛的夏至,却并不道贺。因为冬至随阴气至极,但阳气开始萌生,之所以相互道贺,看重的不是实况,而是预期。同理,在古人看来,虽然阳气鼎盛,夏至阴气萌作,所以也就没有理由庆贺。
《淮南子》中有“五月为小刑”的说法。因为农历五月夏至阳之极,阴之初,即有轻微杀气。到了夏至,阳气盛极而衰,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人们需要做的不是庆贺,而是在饮食起居方面注意自我养护,不敢鲁莽、造次。日子最好过得慢慢悠悠、懒懒洋洋、安安静静。
夏至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为山兽,属阳,感知阴气之萌生,鹿角脱落。上古时期,在节气起源地区,鹿随处可见。丽的繁体字为“麗”,可以说鹿便是那美的化身。夏至二候“蝉始鸣”。古人似乎有一种崇蝉情结,“夏”字即为蝉形。人们以蝉鸣为夏声,“蝉乃最著之夏虫,闻其声即知为夏矣”。夏至三候“半夏生”。半夏,汉代便已为“药草”。因生于农历五月,时值“夏之半”,所以叫做半夏。借“半夏”之名,也在提醒: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中国最早的节日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此外,古时到了夏至日妇女们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夏至日是中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如今,在中国不同地区夏至有不同习俗。比如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在某些地区,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要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会疰夏。
而且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节气之美洋溢文化馨香
“在二十四节气家族当中,虽然大家都叫‘节气’,但似乎又可以分为‘五大门派’。”据宋英杰介绍:“第一类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天文类节气,提取高度共性,没有太多个性可言。第二类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季节类节气。第三类是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描述冷暖的节气。第四类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表征水汽状态的节气。第五类是物候类节气,包括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类节气与天文类节气截然不同,具有高度本地化、地域性的特点。”
唐代元稹在每个节气都会写一首诗,夏至节气有诗《夏至五月中》,“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这个时节,多雨夹杂着电闪雷鸣,高天流云间有彩虹映照,短短十个字,特别能代表夏至时节北方的天气特色。而唐太宗李世民《咏雨》中,“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刻画了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至的梅雨时节。两句诗词,一南一北,成为总结夏至天气现象的点睛之笔。
“节气是一个文化体系,经过不断地众筹逐渐丰富,但是它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所青睐、广泛应用,那是因为有科学的内涵在其中。”宋英杰由衷的表示:“二十四节气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中我国唯一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项目。我希望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它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总策划安希荣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