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教育#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积极情感。
现在许多家长愈来愈感到孩子有些让人不可理解。例如,有一位女同学在上体育课上时,不小心撞了自己的好朋友一下,好朋友责怪了她几句,她回家后将厨房的煤气打开,准备悄然离去。她在课桌上留下了一个小纸条:“为什么我原谅别人一千次,而别人一次也不原谅我!”
幸好纸条被老师发现,及时赶到同学的家中,才使悲剧没有发生。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但后果却让人感到吃惊。父母们面这样的孩子,能不感到焦虑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许多家长、专家和有识之士都一致认为:孩子们的情感太脆弱。它向我们提出了警告,老师和家长们再也不能无视孩子的情感领域了,情感是什么?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与人的需要和认识有关,因此情感有强烈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层次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因此可以产生迥然不同的情感。人的情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通常,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情感是不稳定的,易外露,一不高兴,家长就会立刻感觉到,情感变化的速度也很快。该阶段的孩子在评价情感的原则性方面不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们,情感日趋稳定,情感的内容逐步丰富和深刻发展,情感评价的原则性也深刻多了。人的情感不是一种消极的内心体验,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民日报》曾披露一名学生滑冰落水事件,当时岸上有数百人围观,无一个挺身搭救,当被附近的解放*知道后,在教导员的带领下,几名战士奔赴现场,此时有人在喊:“大兵快冲啊!立功的时刻到了……。”
解放*们并没有理会冷嘲热讽,破冰教人。事后,学生被救上来了,但叫人沉网得透不过气来,如果我们仔细的思考一下,又感到不奇怪了,因为人们的情感本来就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而我们作为事后的旁观者感到解放*可敬、可爱,那些见死不救,还讽刺解放*的人可耻。
情感还能调节人的活动,积极的、愉快的情感能提高肌体活动的能量。英国优生专家、心理学家高尔顿早就强调说:“我认为,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没有智力的热情。”这里的“热情”就是指“强烈、稳定、持久”的情感。
后来许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都肯定了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一旦没有情感参与孩子的认知活动,思维、理解,记忆等活动都会受到严重的抑阻,孩子会变得机械呆板。
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往往不会变换方式,检验自己学习结果时也不能发现错误。观察时也不能掌握其实质,对观察到的事实也不能加以概括,因此也谈不上归类,因而其思维也陷入杂乱无章的境地。
另外,情感不仅影响孩子的认知活动,也可能影响健康。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该院所有门诊的病入中,属于情感繁张而患病的人占76%。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现,如果孩子过分紧张和焦虑,就会出现腰酸头痛、注重力集中不起来,记记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情况,有些还会出现恐惧症状,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
从以上情况来看,家长让孩子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无视孩子情感领域的各种问题。
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性,家长重视它,研究它,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的发生要加以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