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隆冬三九基本上处在本节气内。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是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俗语说:冬练三九。小寒时节,大家都纷纷化身“朋克养生达人”,加绒秋裤厚毛衣,保温杯里泡枸杞。但要说到养生达人,那不得不提到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
高濂,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藏书家,字深甫,号瑞南道人,以戏曲名于世。能诗文,兼通医理,更擅养生。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这本养生学大作——《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等八笺,讲述了通过修身养生来预防疾病、达到长寿的方法。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里关于小寒的养生之道。
《遵生八笺》
小寒节气还要讲究养生与食补。《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冬卷”称:“季冬之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勿甚温暖,勿犯大雪。宜小宣,勿大全补。众阳具息,勿犯风邪,勿伤筋骨。是月土旺,水气不行,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这里的意思就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天地冰雪凝固,封闭堵塞,阳气隐藏,阴气正隆,万物垫伏,要注意适当保暖。但不宜过热,过热则使皮肤开泄导致大汗淋漓,适当保暖这样才可以助于保护胃气。穿衣不要过度温暖,不要在大风雪的天气外出,也不要大补,因为过补会生内热而致汗出,故适合小宣。不要被致病的风邪、寒邪侵犯,不要过度劳累伤了筋骨。
本月五行旺土,水气不行,饮食上要少吃甜味的食物,宜多吃苦味食物,补心助肺,调理肾气,不要顶霜冒雪,不要让津液外泄,不要过度出汗。又称:“勿甚温暖,勿犯大雪。”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
在《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里,还有对应节气的“保健操”。小寒导引功,来自陈希夷二十四节气坐功,传为宋华山高道陈抟创立,最早记载于明代铁锋居士所著《保身心鉴》一书,后《遵生八笺》收录。“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漱咽。”意思就是: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静坐盘腿于床,一只手按着脚,另一只手向上托,头向上看,拉伸,左右各五次。然后以腹部丹田为中心,呼吸九次,扣齿三十六下,然后咽下口水。如下图: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坐功
小寒天气最冷,与小暑时讲究“伏”一样,古人一般不会选择外出。古代先民对于小寒的重视,比我们现在要高很多。道家认为,自冬至后“阳气”日渐转强,有“一阳来复在冬至,心礼火发在小寒,五运六气大寒始”的说法。认为到了小寒时节“阴气”仍然很重,温度极低,但自冬至后“阳气”日渐转强。小寒到了,寒冬腊月也就来了,此时古人特别注意保暖和保健。农谚:“人到小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拦。”这些都可以看到出,古人对于小寒节气的重视和先民们的养生之道。
《遵生八笺》明·高濂
《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所撰写的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
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等八笺,讲述了通过修身养生来预防疾病、达到长寿的方法。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唐·元稹
#小寒标志着严冬的来临#
文案
猫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
猫她(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