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本有记忆魔法,不要因你的无动于衷放弃 [复制链接]

1#

≈≈1≈≈

你是否有过这种情况:

背过十几遍的单词仍旧写不对;感觉已经记住的公式,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

刚见了个人,过几天再见到时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

在家里到某个房间取样东西,到那个房间后就忘记应该干什么了。

……

如果继续列举下去,会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所有这些情况都与我们的记忆有关。

岁月就像一把无形的刷子,把我们的记忆逐渐刷褪了色;时间就像一阵阵微风,把我们的记忆渐渐吹散消逝。

每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都会抱怨说:我的记忆力不好,什么都记不住,脑子真的不行了。

大脑如果会说话,它肯定会说:不要怪我,这锅我不背。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大脑可以容纳的信息量非常大。

人类大脑有数百亿神经元,而记忆的信息可以简单看作若干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理论上来说能建立的连接数量是接近无限大的。

记忆就像一个没有边界的巨幅拼图,我们可以不断往上加入记录信息的组块,与已有的拼图建立连接,拼成更大的图。

所以完全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们的记忆潜力无穷。

关键就看我们如何组织信息,如何存储信息,如何再现信息了。

≈≈2≈≈

安德斯·艾利克森在他的畅销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记录了一个记忆力提升实验。

他邀请一位名叫史蒂夫的学生参加这个实验。史蒂夫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主修心理学。

任务很简单:记住一串数字。

艾利克森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向史蒂夫读出一串没有规律的数字,“7…4…0…1…1…9”,史蒂夫则要努力记住所有的数字,并能在艾利克森念完后背出来。

实验的目的是看一下史蒂夫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练习提高记忆力。

实验开始,每次进行一小时。

刚开始实验时,史蒂夫表现出来是完全正常的水平,和你我一样,只能记住7到8个数字,9个数字就有些记不住了。

后来在艾利克森的不断引导和训练下,史蒂夫不断取得突破,从7、8个到9个,再到10个11个。

到第16次练习时,史蒂夫就能稳定的记住20个数字了。

练习了一百多次以后,他的记录更是达到了40个数字,比专业研究记忆的人都多。

关键是,他还在不断进步。

到实验结束时,一共进行了二百次练习,他能记住的数字达到了惊人的82个。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你念出82个数字,然后你能全部记下来。

这得是多么强大的记忆力呀!

最强大脑、中国诗词大会、一站到底等电视节目的嘉宾们也给我们展示了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就像掌握了记忆魔法一样。

有人背下了新华字典,有人将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几万位,有人能背几本大部头的书……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

所以,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3≈≈

记忆魔法,是我们每个人先天就具有的天赋。

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利用方式,埋没了天赋。

如何才能施展我们的记忆魔法呢?

在介绍具体的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记忆可以简单分为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我们经历的大部分事情,大脑都会有所记录,进行短期记忆,或者根本就不记录,瞬间记忆后消失。

对我们触动较大、给我们带来震撼的信息会直接存入长期记忆,或者频繁使用的信息也会从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

大脑只把它认为重要的信息转化成长期记忆。

就像我们童年时发生的事,有的还历历在目;小学时背的古诗也能张口就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家到学校的路甚至闭着眼就能走完。

但是上周三中午吃的什么饭,上周一的数学作业是什么,上周二英语课上的什么内容,可能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这些信息都属于短期记忆,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不是有特殊需要,将会被永远遗忘。

我们所学的知识、经历的重要事件、关系亲密的人是要长期记住的,这就是长期记忆。

我们所要提高的也正是长期记忆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长期记忆都是通过短期记忆转化而来的。信息先存入短期记忆,然后经过一些练习巩固的过程再转入长期记忆。

转为长期记忆的本质就是设法对抗大脑的遗忘。

该如何对抗大脑的遗忘呢?

≈≈4≈≈

记忆的过程可以简单分为“记”和“忆”的过程。

“记”包括识记、保持,就是把信息存入大脑的过程,对应的就是短期记忆。

“忆”包括回忆和再认,就是能回想起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对短期记忆经常“忆”,就会使大脑认为这项信息很重要,然后转入长期记忆。

这两个过程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我们可以将记忆看作“记”和“忆”两个过程交替螺旋上升,相互促进。

只“记”不“忆”,在需要信息回想时,往往想不起来,只“忆”不“记”,记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想要记忆力变得更好,这两个过程都要做到,要“两手抓两手到要硬”。

很多中学生平时只喜欢“记”,而不用“忆”去检验和巩固,就会导致知识点记得不牢。

笔记做的非常漂亮,反复翻看;英语单词读N遍再抄N遍;看着物理公式做了很多题,一考试,就凉凉。

他们仅仅是用“记”的过程感动了自己,虽然时间付出了很多,但是和回报不成正比。

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的勤奋掩盖了战略的懒惰”。

所以,要“忆”在平时。

不能把“忆”的过程只交给考试,平时要创造机会尽可能多的去回忆、回想。

配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服用”,效果更好。

比如,上下学的路上可以回想课上的知识点,晚上睡觉前可以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复现一遍当日所学,笔记记完后不要只翻看而要多回想,单词除了抄写还可以默写……

所有这些“忆”的过程都会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因为总有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会使自己感受到强烈的挫败感。

虽然困难,但这正是检验是否记住最可靠的方法。

要学会忽略这种不适的感受,把心思放在具体知识上,循序渐进,知识就会掌握的越来越牢固,这种不适的感受也会越来越少。

你终于找到了一条“正反馈回路”,成绩提升水到渠成。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正确的事”和“容易的事”之间选择了后者。

毕竟抄写和看书只需付出时间就行,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从此与好成绩无缘了。

很多学生家长都存有一个疑问:自家孩子明明很“努力”,上课认真听,笔记很全面,每天认真看书写作业到深夜,废寝忘食,可成绩总也上不去,究竟是为什么。

当这些家长实在分析不出原因时,会极不情愿的在心中自言自语:难道真是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笨?

我们不排除确实有些孩子智商较高,但是大部分都是像你我的普通人,智商位于钟形曲线的中间,也就是均值附近。

所以,不同的记忆和学习方法可能导致了好学生和差学生成绩的巨大差距。

并且在记忆和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改变之前,成绩一般都很稳定,有的一直稳居前茅,有的始终中游徘徊,有的持续排名倒数。

≈≈5≈≈

当然,具体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对应的记忆方法,可以让记忆效率事半功倍。

如口诀记忆法,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诀记忆。

比如我们利用口诀记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记忆时,可以利用已有的口诀,也可以发挥创造性自己编口诀,而且自己编口诀的过程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

还可以利用形象化去记忆。

研究表明,人类记忆图像比记忆文字更在行。

思维导图制作时强调要用不同的颜色,并配上一定的图像、图标等。这就是为了使记忆对象更加形象化。

或者我们可以把一些散的知识点通过故事串联起来,故事编的越离谱越夸张记忆效果越好。

记忆的终极大法当属记忆宫殿法。

记忆宫殿法的使用可上溯至古罗马时期,一些记忆高手不可思议的表现皆归因于它。

例如,8次世界记忆冠*多米尼克·奥布莱恩,每张牌只看一次,他就能记住54张桌子上的张牌的顺序。

每个人都可以打造一处自己的记忆宫殿,利用自己熟悉的一处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其中的标记点,然后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依次链接在空间中按顺序编排的标记点上,回忆时通过标记点联想记忆内容。

以这种方法来存储记忆,就是利玛窦在《西国记法》中所写“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顿于各处所”。

记忆宫殿可以选择自己的家、上学经过的路线、某个熟悉的公园等。

此外,情绪对记忆也有很大的影响。

愉快、悲伤、愤慨等情绪给我们此时正在做的事情赋予了额外的意义,让我们更容易记忆。

但某些消极情绪,如焦虑、烦躁等情绪则会妨碍我们的记忆。

这要求我们在有意识的记忆前要进行情绪调节,学会控制一些消极情绪,适当放大积极情绪,就会有利于更好的记忆。

≈≈6≈≈

以上这些都是具体记忆方法,可使我们更容易形成短期记忆。

但是要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及时的复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

最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回忆、回想的方式进行复习,做有用功;尽量减少反复翻看的复习方式,不做无用功。

给孩子一个尝试改变的机会,你会发现孩子的大脑能量超乎你想象。

孩子本有记忆魔法,不要因你的无动于衷放弃了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