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晓梅说农事历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又是如何 [复制链接]

1#

今天和大家说说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又是如何来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耕作要求越来越精细,对时令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从观测星象确定时令发展为以节气确定时令,这就是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历法大都是以太阳纪年,以月亮纪月,虽然人们把我们的传统历法叫着“阴历”,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为了使得回归年和朔望月相一致,这就要设置闰月以作调节。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准确地指示气候的变化而设立的,它是一种纯阳历,它比现在世界通行的阳历《格里历》更科学一些。

《格里历》虽然也是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编制的,但它的月份安排却有不合理的地方,特匆是二月份只有二十八天,闰年也只有二十九天,比平常的月份要少两三天。而二十四节气却更能准确地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更能有效地反映四时季节的变化,更能有效地指导农事,有人说它是“两千年来一直指导农时的科学的太阳历”,说它的制定“是我国天文学史上一项重大的里程碑式的变革”。这部简要、明确的“农事历”,给中国的老百姓以极大的方便。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二十四节气中,首先知道的,应是二至(冬至、夏至》和二分(春分、秋分)。《尚书·尧典》中出现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等四个词,就应当表示这四气。后来又知道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以上四气就是八气。《左传·昭公十七年》提到的传说中的少峰氏设置历官,已经分司“分”、“至”、“启”、“闭”。古代注疏家大都认为“分”即指春分,秋分。“至”即指冬至、夏至;“启”即指立春、立夏;“闭”即指立秋、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气。虽然传说不是信史,但这八气的产生时代较早,估计在西周前后是没大间题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和《礼记·月令》中都记载了这八气。

一般认为著述年代为战国时期的《周脾算经》中,已有了“八节二十四气”之语,在战国墓中发现的《逸周书·时训解》中,已有了齐全的二十四气,可以说,二十四节气在战国时代已全部形成是可信的。在西汉时代的《淮南子。天文篇》中,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所列名称和顺序,全同于现今。西汉颁行的《太初历》中已正式规定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从*河中游地区起源,由于*府的颁布,后来逐步运用到全国各地。随着我国古历的外传,近代又随着华侨的足迹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分作“节气”和“中气”两种.从冬至开始单数次的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称为“中气”,从冬至开始双数次的气如小寒、立春、惊蛰等称为“节气”,每个中气和节气是相间安排的,总称为“二十四气”或“二十四节气”,以节气的开始一天为节名。中气和月份是固定的,如冬至必定在十一月,大寒必定在十二月,雨水必定在正月;而节气是可以变动的,如立春一般在一月份,但有时也在上一年的十二月份。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时,从西汉《太初历》以来,就以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闰月,这就是古人说的“闰月无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按含义可分为四类:一、表示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二、表示气温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三、表示降水和水汽凝结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四、表示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芒、芒种。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都有它特定的含义,单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它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合在一起基本上反映了一年四季中的各种季节特征。

于二十四节气之外,古人对于每年寒冷、炎热或多雨的季节也特别注意,如九九、三伏、入梅、出梅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节气的不足,又被称之为“杂节气”,对于人们安排生活和生产也有一定的意义.九九是指一年中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那些日子。它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过完,再加上九天就是春分,就到了春耕的季节,所以民谣中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说法。宋代苏东坡的诗句有“算来九九无多日”,是说九九快要过去了。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九九消寒图》的记载,谓画一枝九朵梅花,每朵有九瓣,从冬至起每天填画一瓣的颜色,填完一朵花。就表示过了一九。九朵花填完.九九就消尽了,天气也就暖和起来。还有用双钩法钩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空心字的,每字皆九画,每天填实一画,填完一个字就表示过去了一个“九”,九个字填完,寒冷已消,“春风”也就盼到了。

以上就是我对二十四气节的介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