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翁源昌家庭家风:勤俭
导读:我的父亲、母亲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还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成家之后饱尝生活酸苦,勤劳节俭是他们克服生活艰辛的一大法宝。父母的勤俭作风,对我们影响极为深刻,生活上克勤克俭,学习工作是勤奋刻苦。勤俭,是我家几代人最为明显的一个共同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说到家风,会有不少人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家,那有什么家风可言。其实,家风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做事的标准,哪些事可做,哪些话可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人,这就是家风。
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勤俭,这是我家几代人最为明显的一个共同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可谓是我家的家风。
我的家族背景
说到勤俭家风,还得先简要叙述一下我父母亲家族的基本情况。
先从我曾祖父、祖父说起。曾祖父百年,奶名娘子,生于年农历四月初八,卒于年农历三月十二,是白泉翁家桥头翁氏第八代子孙。配虞氏阿香,白泉虞家人,生于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卒于年农历三月廿五。曾祖母十三四岁时就到阿拉翁家(此时曾祖父才四五岁),相当于童养媳,曾祖母嫁来时,只有一张凉床,一只红箱子,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可见,曾祖父小时候家境还不太富裕,当时高祖父住翁家三角道地老屋,是以种田为业,家有五亩田地,家里也缺人手,否则也不会早早领一个媳妇到家里。曾祖父三十多岁时曾去上海跑街(送货),后在白泉十字路老街摆货郎担,有了一定积蓄后,以40亩地在白泉十字路老街买下一家街面房屋,朝街口的三间楼房,楼底开店,楼上住人,相连的后楼有二间,再后面是几间平房,用于日常生活。曾祖父先后经营“源泰”布店和“养生堂”药店,为翁家后代创下了基业。年“养生堂”药店设乡间邮便信柜。曾祖父有二子二女,其一子世英十来岁时早逝。
祖父世骏,又名世忠,生于年农历四月十八,卒于年农历正月初二。祖父承家业,继续经营“源泰”布店、“养生堂”药店,祖父还是一名“庄书”。“庄书”是解放前民间管理赋役册籍的人,一般是由县田赋管理机构任命,为*府征收田赋。历代有不同的称呼,民国初年称“庄书”、“司册生”,后来改称“经征人”,但是民间习惯仍称“庄书”。祖父能够成为“庄书”,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社会信誉的,据说祖父在岱山有三部庄书(田册),每年就有一定收入,这收入主要来自二方面,登记田册和人口册时*府给予的报酬以及民间在办理田地产权转移手续所收取的手续费。年,祖父在翁家三角道地建造三合院一幢,上下各三间,这经济支撑应当有一部分来自“庄书”所得。
说了曾祖父和祖父,下面就说一下父母亲。我的父亲生于年6月,母亲生于年3月,父母出生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但在当地也算得上殷实之家。父亲家是靠经商为生活来源,母亲家是以耕种收获为生,二个家庭不同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家风各有特色,然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靠诚实换得信任,靠勤劳换来财富。曾祖父从耕作为生到后来经商为业,家业的积累靠的就是诚实勤劳。祖父年在翁家三角道地重新建房,当时已有一定的家产,但还是很刻苦,造屋的木头都是自己带着帮工从沈家门那边运来的,来回都是步行。当然父母亲由于从小家庭生活环境不同,性格上有明显的不一样,父亲5岁时生母张氏就过世了,与曾祖母相依为命(曾祖母卒于年),虽然不愁吃穿,但精神上比较孤单。解放之后,祖父被收监劳动改造,作为长子的父亲虽然没有参与过家庭经济活动,然而由于家有一定数量的土地,长子代父,土改时被评为地主成分,成为被监管被教育的对象,父亲的老实、胆小性格与小时候家庭环境以及解放后各种运动冲击有直接关系。
那么,母亲出生的家庭情况如何呢?母亲出生地虽然是一个偏僻山岙,舟山本岛第一高峰*杨尖山下的北蝉小展,外公40岁(年)过世时,母亲只有4岁,大舅17岁,小舅13岁,家里只有5亩地。大舅、小舅有着大山一般的坚韧顽强,兄弟俩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对家中唯一的小妹(我的母亲)更是宠爱有加,单是读私塾就读了将近10年。大舅胆大心细,与外界打交道的各类事情都是由他出面完成,大舅还有经商头脑,山里人单靠地里收成,那只能维持生活而已,大舅就到宁波去批些布匹以及其他日用杂货,到大展、螺门一带去贩卖,还把自家地里收获的稻谷番薯之类的农产品到渔村换来*鱼鲞、风鳗等鱼货,家里生活搞得红红火火。小舅老实本份,没上过学,十多岁时就上山砍柴,下地种田,各种农活是样样精通,一辈子是话儿不多,只晓得埋头苦干,多少年来,苦活累活从不推卸,与人从来没有一句争吵,任何冤屈都是默默忍受。由于过度劳累,六七十岁时就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病,八十几岁时,走路全靠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步履艰难,但从没有怨天尤人,淡然处之。小舅姆十八岁嫁到小展岙,一生是辛勤持家,养儿育女,艰难度日。小舅姆虽是一双小脚,却是上山下地,当年集体生产劳动,造水库,修梯田,都没有拉下。虽然生活艰苦万辛,无论家里家外,小舅姆从没有说过一句重话,与小舅相伴相亲,吃苦耐劳一辈子,恩恩爱爱一辈子。
兄弟俩就是这样靠着一双手,拼死拼活地,日积月累,从原来家里只有5亩田地,到后来有了15亩水稻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岁月里,大舅是族里的柱首,有相当高的威信,族田管理基本由大舅一手打理,至年上分公堂拥有耕地几百余亩的族产,分布在普陀的大展、芦花和宁波等地,这些土地均租赁给当地农民耕耘,收取租金,族里孤寡老人生养死葬、孩童私塾就读以及族里一切公益之事,都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年,我母亲嫁来时,大舅、小舅给我母亲准备的嫁妆轰动了白泉翁家,有六只嵌骨箱子、被子八根(缎子1根,毛葛2根,大红细冲1根、土布2根,粗布2根)、锡瓶八只、茶插罐4只、蜡打的罐子4只、大中小蜡烛台各一对。母亲在娘家做姑娘时,没有吃过一点苦,又读了这么多年的私塾,知书达理,女红活样样精通,遇事不慌张,万事想的明白,是她这个年龄中少见的一个聪慧女性。
我的勤俭父母
勤俭,这一家风在我父母身上尤其明显,这与父亲年幼之时生母早逝、成家之后与母亲共谋稻粱,饱尝生活酸苦,以及解放之后我家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母亲曾多次向我们说:结婚成家之后,你阿爷讲家里开了二爿店,影响不太好,就把养生堂关掉了,父亲没有行当了,就在十字路老街摆货摊,因为没多少本钱,只能做些针线百货之类的小本生意。有一年三月的一天,岙里大舅挑着一担新鲜芥菜来家里,见你阿爹摊头货少生意清淡,甚觉奇怪,太婆对大舅说:不怕出丑,本钿没有啊。大舅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从三十多里远的小展岙里,雇人挑来二十担自酿的老酒,翻山越岭,不惜低价售于老街几家南货店,这些钱(大概五六百元)就给父亲当进货的本金,父亲就靠大舅舅老酒钱慢慢扩大了生意。母亲从在娘家不愁吃用到现在什么事都得自己斤斤打算,前后生活的极大反差,让母亲一下子坚强起来。
年土地改革,年公私合营,我家曾祖父留下的十字路老街中的三间楼房,其中两间楼房就被没收分掉了,原因是当时租给别人,那就是多出的房子,其他几间都被供销社租用。祖父建造的翁家三角道地院落式房屋,除了上屋留下一间半以及后面灶间外,其余也都分给其他人家了。年之前我家就住在三角道地这一间半房子里。
年之后,个体商业经营、货摊取消,当时家里有一间店面房租给定海裕大酱油店,为了过日子,父亲买了一辆小板车,给裕大酱油店送货到干石览等地驻*部队,从未拉过重货的父亲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翻山越岭去送货,不知磨破了多少布鞋,肩上的皮是一层又一层的脱掉,艰难地做了三四年“货夫”。
合作社成立后,家里布店货物、柜台等全部作为入股,父亲进入合作社商店,开始工资是四十三元。母亲是在白泉居民福利小组干活,后来为白泉绳索厂,起先只有十五六元收入。大姐是年出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三个姐姐都还是长身体的幼年,到年,家里有7口人,全家的生活开支就是靠父母的这点工资收入,虽在农村,但家里也没有农民家庭那样的自留地,凡是吃的基本都是要花钱的,故此,家里能省的尽量省,能用的是反复使用,勤劳节俭成为父母克服生活艰辛的一大法宝。
父亲在合作商店三十多年的岁月,是任劳任怨的三十年。我还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大概是我十二三岁时,父亲每半个月有一二次要到二三十里远的城里去拉货。那时候,从白泉到定海的马路,全是沙石子路,弯弯曲曲,单趟就得化上近二个小时。去的时候也不是空车,要装上空的酒埕,以及从农民收购来的鸡蛋等,来回路上最艰难的是要爬过长长的塘高岭,我也曾经去帮父亲推小板车过塘高岭,而拉货回来时,一般人在塘高岭上坡路雇牛来拉,而我父亲除非是货特别重,有盐袋、酱油之类的东西,实在拉不动,才雇牛。为了省下几角钱,父亲常是用尽全身力气,自己拉上来,下坡又得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竭尽全力撑下来。
因为家庭出生背景,凡是最偏远山村销店,总是我父亲前去开店,毛竹山、塘夹岙、小支、前岙、后岙,这样偏远落后的山村,都留下了我父亲艰辛的脚印,那时候,销店日常货物都是自己挑着去,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父亲是从不耽误,那勤劳辛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父亲开过的销店一直是当地合作社销店经营最好的销店之一,也留下了我父亲诚实的口碑。
父亲在外村开销店,家里的一切都是母亲一人担当。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床为我们姐弟做好了早饭;到了晚上,母亲坐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姐弟几人缝补衣服。一年四季,几乎天天如此。母亲的勤劳吃苦,对我们影响实在很大,我大姐、二姐才十来岁,就开始分担家中生活事务,母亲白天在绳索厂做工,家里的卫生打扫、衣物洗刷、煮饭烧菜等,二个姐姐从来不等母亲吩咐,就早早做好。为减轻家中经济负担,几个姐姐曾去敲建筑用的小石子,冬天的时候手指都被寒风吹的皲裂了。还从母亲做工的绳索厂里领来麻丝,在家里用最原始的工具手工纺线,大拇指和食指的皮是一层剥去一层。这样的临时活辛苦,报酬却很少。而大姐十五六岁时就独自出门到长峙盐村去做裁缝。
母亲的勤劳刻苦,有几件事我印象很深。如在绳索厂捶打烂麻,那是最苦最脏的活,母亲一直是没有脱空过。要把烂麻捶打成麻丝,不是一下二下就可以的,是用大木槌用力捶打,如果长期做,既是男人也是吃不消的。那时候厂里干这活的,除了几个临时工小伙子外,正式女职工中有几个是比较固定的,我母亲是其中一个。一年四季,双脚泡在水里,脚皮是脱了一层又一层。大冬天,河水是刺骨的冰冷,有时候麻丝不够用,只能强忍着寒冷站在河里捶打烂麻,时过这么多年,至今一想起来,仍然为母亲感到痛心,母亲在白泉绳索厂时,所干的活基本是厂里最吃力的活。但母亲从没有在外面喊一声累,母亲知道,象自己这样的身份,没人会同情你,只能干,否则就会失去难得的工作,家里可有五个孩子等着养大啊。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现象,很多事都是无法怨天尤人。再比如,厂里做麻绳的原材料白棕,机器去皮留下的新鲜白棕衣,不仅有刺鼻的腥味,还伤皮肤,但晒干后可以当柴烧,其他职工都不要,母亲就用小板车拉回来,倒在家后面的道地里晒干,我那时已经是初中生,也常去帮母亲推车,有好几年我家都是用这晒干的白棕衣来烧饭烧菜。
父母不仅勤劳,生活上的节俭也是让我们难以忘记的。父亲一生最“奢侈”的生活享受,数来数去只有两样,戴了几十年的“天津”牌手表和晚年时的“红双喜”香烟。父亲对生活是极为简朴,退休前,从不吸烟,从不喝酒,就怕别人说三道四,到时讲不明白。在村销店开店时,每次来配货时,就带点母亲烧的菜回去。退休后在家,一日三餐全听母亲的,母亲做什么,就吃什么,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芋艿。父亲从没去过饮食店吃过一碗早面,更不要说独自到菜馆用餐。在合作商店时,每月43元工资领来,阿爹只留下3元,其余如数交给母亲。近十年来,父亲每月领来退休工资后,交给母亲元,其余自己存在银行里。前二年,我们给他数了一下银行存单,看似厚厚一叠,结果发现张张存单都在一千到二千之间。
父亲对自己是克勤克俭,对家人却是关爱备至,有什么好吃的都带回家来,看着我们姐妹吃。记得小时候,我们还住在翁家三角道地里,在外村开销店的父亲每周难得几次回家,来时总会买点农民种上来的桃子西瓜之类的水果。特别是夏天,每到父亲回家之日,我们姐弟是早早地从老街同昌井里抬来冰凉的井水,把家里的水缸倒得满满的,我们这样盼着夕阳快点西下,等待父亲挑着蒲篮担回家,因为父亲总会带一只西瓜回来,我们把西瓜放入冰凉的水缸里。全家人一起围坐在八仙桌上,吃菜泡饭,吃蕃薯干饭,等到月上树梢,母亲就会把父亲带来的西瓜切成一块块,让我们姐弟吃,父亲笑嘻嘻地看着我们吃。
那个年代,如果没有母亲的细心打算,我家的生活也可能会像有些人家那样,上半月好过,下半月愁过。母亲是理家好手,那时候家里微薄的一点收入,母亲调理的总是很好,我印象中一日三餐总有变化,总比别人家饭菜好吃。虽然还不能每餐吃白米饭,母亲经常会给我们换口味,白米番薯干,青菜汤饭,早饭常是油条稀饭,等等。母亲还会腌一手好菜,臭豆腐,雪里蕻咸菜,等等。母亲还有一手精巧的手工活,会缝衣,会绣花。特别是绣花,我家里的枕头外套上都留下了母亲绣的好看的图案。那时绣花是用一种包花的方式来绣的,先在枕头外套布上绘印上花草鸟儿的图案,用白线打底,然后再用不同颜色的线包在白线上,这样图案就很饱满。我们姐弟五个逢年过节衣服全是母亲亲自缝制的,我小时候所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大姐们穿下的衣服改制而成。开始都是母亲手工缝制,后来家里买来了一辆“蝴蝶牌”缝纫机,母亲就用缝纫机给我们做衣服。母亲还给邻里乡亲做衣服,凡是上门来求母亲做衣服的,母亲总不会拒绝,即使忙完了一天的活很累了,还是会抽时间给邻居家赶制衣服。
母亲是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女人,嫁来时是翁家村最漂亮最懂事的一个媳妇。现在家里有一张最早的照片是我们姐弟几个合照,我大概是六七岁,而母亲最早的一张照片,现在所找到的是年做工作证时的一张照片,那年母亲50岁,劳累的岁月痕迹已刻在母亲的脸上,但慈善、温文、端庄还是能够很明显地从照片上看出来。那个岁月,母亲是家里的温馨树,每天晚饭后,收拾好家务,我们姐弟总是围坐在母亲的身边,特别是冬夜,外面是寒风习习,母亲靠着床旁边的一个方桌边,煤油灯下,坐着做针线活,挈鞋底,绣枕头花,大多数时间是给我们姐弟缝补衣服。那个年代,每月收入几乎都是罄尽而空,但想到舅舅家比我们更清苦,母亲想方设法,挤出一点钱购买一些白糖、饼干以及油炸豆腐、酱豆腐之类的食物,或者几元钱,托人带给外婆。后来小舅妈常说,如果那时没有我母亲的接济,外婆不可能会这样长寿。
年,我家摘了商业地主成分帽子,父亲回到十字路老街的合作社商店。我记得年到年前后几年里,父亲多次被商店评为先进,每次被评上先进,已过知天命的父亲总是兴高采烈的,满脸喜悦,而母亲总是淡淡地说,谁象你有这样的付出?有你这样的诚实?确实是这样,一直以来,父亲是老少无欺,诚实经商,从没有一点私心,从没有想占商店的一点点便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儿女就业,还没到退休年龄的父亲提前退休,给女儿顶班。为了减轻子女经济负担,父母不顾年老体弱,又重操旧业,干起了个体经商,用小板车当货摊,每天天没亮就出门,父亲在前面拉,母亲在后面推,一干就是十多年。
父母对自己克勤克俭,对亲戚朋友是热情有加,每年过年时节,父亲总是要母亲早点买鸡买鹅买肉,等待春节亲朋好友来访。对于远亲好友的点滴恩情,父亲是念念不忘。六十年前,父亲的岙底王祖根舅舅,在香港英国人开的汇丰银行做高级厨师,隔几年会汇几十港币救济我家,还有一些衣服、白花油之类的东西,父亲是念念不忘舅舅对他的好,几十年来,每逢过年过节,父亲就会向我们说“祖根舅舅”的种种好事,要我们一辈子别忘记人家对自己的好。
父母的勤俭,养活了我们姐弟,年前后,母亲总共化了九千元,从其他人手里先后买回了十字路老街祖宅中原来分掉的几间房屋,祖业总算回归了。父母的节俭习惯,即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也一直没改变。家中吃剩的菜,母亲是舍不得倒掉,衣服破了还是补一下继续穿,其实衣箱里有好些新衣服都来不及穿。
我的勤奋刻苦
父母的勤俭作风是留给儿女最大的精神财富,到了我自己这一代,经济条件好了,然而生活上还是保留着父母的那种勤俭品行。当然,父母的勤劳刻苦,在我们身上更多的是勤奋刻苦地学习,如果没有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就没有今天的生活状态。
比如,年的高考,那时候,农村中学几乎没有针对高考学习的教材,也没有复习资料,更没有各种模拟试卷。年年底,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向一个同学借来一本《文言文普通话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它每页是左右对照,左边是文言文,右边是普通话翻译。在当时各种学习资料极为缺乏的条件下,有这样一本书籍那是多么珍贵,于是我与另一个同学就把这本书抄了下来。年的寒假,特别的冷,每天都是零下几度,早晨起来外面屋檐下是一连串的“冰葫芦”。我们俩就在一间小房子里抄书,用复印纸一式二份,我抄累了,他接着抄,两人轮流地干,囫囵吞枣。但即使这样没过脑的抄写,还是在脑子里留下了丝丝印象。就这样我们连续用了三四天时间把这本书抄完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抄写的整本书,在封面上还工工整整用隶书写上了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年大学毕业,我成为一名教师,第一届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比我小四五岁,面对求知若渴的眼光,想到自己所学有限,教学能力单薄,唯有勤奋才能不辜负期望。那时候每天所想的就是如何上好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上。为了上好课,阅读了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针对学生实际,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每一节45分钟的课,准备的时间至少是在二三个小时。为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办了油印小报“小草”,每当小报出刊,心里是美滋滋的,只可惜后来多次搬家,没留下这青春的记忆。那一年,我们和学生们同吃同住,每天迎着朝霞晨跑,还时时进行师生篮球赛,师生情谊融洽无间,我想,老师们的认真教学,无疑是师生间的一大润滑剂。
年开始,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工作,随着学校办学方向、教学对象的改变,作为教师如果不改变自己,素养不加以提升,那就无法适应这一高校教师的身份。已经是不惑之年的我,重新发奋学习,努力掌握高教新理念。后来在行*岗位,更是百倍勤奋,在学校办公室六年里,我主要负责文案工作,每天所思所想都是学校里的事情,每年从我手头上出去的文字稿在五六万字以上,这些稿子花费了大量心血与精力,由于每天扑在电脑上,原来正常的视力,变成了近视,为了赶稿子,晚上也是加班加点,以致神经衰弱,难以入睡。勤奋的付出总有回报,对我来说这回报就是所写的文稿,基本得到各方面的好评。
近十年来,在地方文史收集整理研究方面,颇有收获,《舟山历代书院考略》研究课题被评为舟山市—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定海古民居文化研究》课题被评为舟山市—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年出版《群岛遗韵舟山传统民居》,年出版《群岛世范舟山家谱家风家事》,《群岛乡愁舟山百村印记》也已完稿。这些成果,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勤奋刻苦。十年来,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我的一个必然功课就是走读乡村,下海岛,走渔村,东到普陀塘头,西至马目绝壁坎,舟山本岛的角角落落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脚印。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