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那里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十堰广播电台FM.9主持人远方郑帆十堰柏和心理曲鹞奇
春节放假前,充满期待,一年到头总算可以休息休息了。可以和亲戚朋友见见面,喝喝酒,可以放肆的吃点好吃的。还能毫无内疚感的窝在家里看看电影、扣扣手机、睡睡懒觉、看看书,也不会担心有人找我谈工作。放假前3,4天也就是这么过的,结果过着过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我突然觉得,好像没怎么休息3,4天都过完了,那种时间的感知好像加快了很多。我前两天还在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春节过得,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细品出味道来,一口就咽下去了……
初四开始有来访者预约了,我就开始断断续续的上班了。到了初六、初七的时候,我忽然有一种明显的失落感,忙了一年,好不容易熬到要休息了,结果一眨眼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了,心里好像空落落的。
我还发现我这几天的工作拖延的很严重,工作效率很低。有一种很不想开始上班,但是又不得不开始工作的不情愿的感觉。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安慰,我现在又翻着日历查清明小长假、五一小长假、国庆小长假……
近几年来,网上流行一个“节后综合症”的词,我觉得我就符合这个症状。
1、什么是“节后综合症?”,“节后综合症”又有哪些症状呢?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金周和国庆*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节后综合症也叫富贵症。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从生理上来说,过节时人们持续了一年的紧张工作、学习突然放松下来,人们可能出现睡眠、饮食的不规律,都想着大过年的放松一下,终于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放松的生活方式可能一直会持续要上班上学前的一两天,然后又要回归到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节奏了,身体可能一时半会适应不了。就像跑马拉松的人,跑到终点后不要立刻停下来,否则会发生“重力性休克”。
从心理角度来说,节后综合症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平时没有放假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更多时候是一种小幅度的起起落落,这是一种平稳的状态。在放假后,特别是假期比较长的*金周,人们马上会松懈下来,然后寻求各种娱乐方式。例如聚会、周边景区游玩、唱K、打牌、宅在家等。我们在进行这些娱乐活动时,我们的情绪是比较高涨的,轻松的。这种高涨、放松的情绪可能一直贯穿于整个假期。但是上班上学前夕,我们知道这个情绪高涨的生活要结束了,情绪并不是回归于中间的平稳状态,而是没有过度的又滑落到低谷,这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失落、空落落的感觉。
心理学认为,放假时的情绪亢奋要有节制,因为极端的兴奋之后,必定会经历到失落。就像恋爱中,有的人爱的很激情,很浓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的情感释放的太快,没有节制,激情过后就很容易失去感觉。那么房价也一样,也要节制兴奋。让情绪缓缓的流动,这样就避免假期之后,情绪落差感太强烈。
最常见的节后综合症现象就是每次假期过后,学生们经常出现不想上学、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的应激反应。其实我也比较焦虑,因为高中也是前两天开始上课,我知道学生心理咨询的数量会激增。
节后综合症的第二个心理原因是:我们知道很快又要面对新一轮的考验。而且这个面对可以说得被迫的。例如有些来访者的失眠是有意而为之的,他们明明很困,但又故意不睡。特别是学生,他们熬夜玩手机,听音乐。他们是用不睡觉来做最后的挣扎。网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故意去熬夜,这样就可以让明天来得晚一些。因为他们不敢面对第二天要面对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见过一个有社交恐惧的学生,他说恨不得通宵不睡,把身体敖坏了,就可以请假,不去面对这些令他恐惧的校园生活。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防御机制,我通过给自己设置障碍,来延缓即将要到来的事情。
但是终究新的学期、新的工作该来还是会来,于是我们身体开始出现节后综合征,这个症状说不定让我们获益,让我们在即将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中间有一个小小的缓冲。所以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节后综合征不经治疗,在一周到两周后症状就会缓解直到消失。
和往年相比较而言“节后综合症”今年有哪些特点?
今年的节后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比往年要轻一些。最严重的的“假期综合征”,我们已经在大半年以前就经历过了。湖北作为疫情的重灾区,在去年2月中旬开始了战时管制,大部分民众在3月底、4月初才陆续开始恢复生产工作。而学生一直到6,7月才开始陆续返校。去年的这段封闭在家的长达数个月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节奏和方式。疫情发生后,心理咨询数量急剧增加,不是发生在封闭在家的时期,而是大量发生在复工、复学的时间段。这个现象与节后综合征很相似,都是在长期休假之后,要恢复工作学习这段时间内出现的应激反应。
解禁后,复工复学出现的应激反应,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而且也花了几周甚至几个月去做了适应。对于今年的春节后的综合征反应,我们在心理上多少会有一些准备。而且去年封闭在家的生活,与假期来比较,过于长了。有的人可能还会觉得恨不得早点投入工作学习,把去年未完成的任务补回来。
同时,分析不同年龄段都有哪些特征,针对这个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吗?如何快速摆脱?
假期结束后,这个春节就算过完了,春节就是新旧年的一个交替。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是上班族,会面临几个问题:职务的调整,例如升迁、转岗。或者重新换工作。环境的改变会造成一些未知以及心理落差。在新环境中,多交几个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融入。常听人说,即使处在一个很多人的群体里,依然感到孤独。归结原因就是他没有和这个群体里的任何一个人发生关系上的连接。关系上发生连接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个伴儿。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我们出去看电影、逛街、吃饭或者从事某个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同伴陪着。其实有时候这个伴儿也就是陪伴着我们,也没有为我们做很重要的事情。但我们就是觉得身边有一个同伴会很有安全感,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就像汪洋里的一片孤舟,如果有另一条小舟在旁边,我们会感觉心里踏实一些。
如果是面对年后的新的工作任务,我们可能保持合理的睡眠和饮食,把身体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也会有助于缓解心理上的不适。还有上班后和同事朋友聊聊天,言语的倾诉和交流会帮助我们尽快进入到工作状态。至少,当你发现你的同事们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节后综合征时,你会不那么焦虑,因为你会发现你并不是群体中的唯一,你还会发现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在工作上劳逸结合,在上班前期不要把工作安排得过满,经过一个适应期,再逐渐增加工作量,让人有机会缓冲。
对于学生来说,要给孩子一个收心过渡期,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弱,节后综合征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得更加明显。春节假期,很多孩子跟着大人吃喝玩乐、晚睡晚起,假期后“刹不住车”,晚上精神好,白天起不来,学习提不起精神,有的小孩还会自称头痛、肚子痛,躲避学习。
春节后,家长应该尽快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处理好家里的零食,限制孩子吃零食,保证一日三餐按时按量,节后饭菜吃得清淡一点,有利于调整肠胃。对孩子玩电脑、看电视等进行时间限制,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逐渐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习惯。帮助孩子制定符合实际的新目标,可以对他们起到激励作用,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孩子收心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过渡期。如果家长太着急,或者经常“唠叨”,反而可能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的情绪。
老年人出现节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的改变。例如心情变差,觉得闷闷不乐,对于原来感兴趣的爱好,也没有动力去维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变得暴躁,容易发脾气等等。特别是老人在节后又要面临子女的离别,春节时的举家团圆又到了冷冷清清的状态,这种落差感比较明显。
针对空巢老人的节后综合征,儿女应该多些关爱,老年人也应积极自我调整。老年人要学会管理好自己情绪,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春节后尽快拾起平时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作为子女,可以提前告诉父母自己在一年中有哪些安排,哪些时间能回家探望。如果不能经常回家陪老人,也要尽量多打电话,还可以拜托亲戚朋友多来探望。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冷落了父母,儿女每一句贴心的嘱托,都是给他们最好的“安慰”。
还有针对身材比较丰满的朋友,俗话说:每逢佳节胖十斤,一个假期下来,除了体重,血糖、血脂可能会有所增加。为了健康,我们还是要在假期过后开始制定新的锻炼计划。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以帮助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