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已至,春天不远矣。《礼记·月令》云:“是月(季冬之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三礼义宗》里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日于每年公历的1月20日或21日与小寒交节,这时太阳*经达°。按照我国古代夏历,大寒斗指丑,五行在水与木之间,属土而隐,其数六,其音羽,其味咸,其臭朽,律中大吕。
按冬至日之后数九,歌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大寒节气的日子一般大多在四九天和五九的头几天。二十四节气是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所谓中原地区的气候、物候为参照制订的。谚曰“冷在三九”,就是说,我国的中原地区,属小寒节气的三九天是最冷的,到了大寒节气,天气已开始回暖,大寒节气的后几天,河水两岸的柳条上,已经有突起的芽蕾,接下来就是可以沿河看柳的时候了。
《礼记·月令》云:“(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大寒节气实是寒尽回暖的时候,故所谓“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古人这时有送寒气的习俗。
与其它节气一样,大寒节气自然也有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鸡始乳,这很好理解,鸡乳的意思就是母鸡开始落窝,有了抱窝护卵的生理反应,下了蛋不再“咯咯蛋~咯咯蛋”地夸耀,吸引主人来收取,而是默默地藏在自己的腹下,不再出窝,也不准别人靠近。落窝母鸡体温升高,羽毛变得蓬松,性情变得十分凶悍,仿佛在宣示:本鸡虽柔,为母则刚,我要当母亲了,尔等都小心点,勿要靠近,否则后果自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鸡始乳,并不是说大寒一候才是母鸡孵小鸡的季节,实际上这时天气寒冷,很少见母鸡孵小鸡,只是说开始出现了这种情况。母鸡落窝抱卵,大多还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发生的。
二候征鸟厉疾。传统认为,征鸟厉疾是说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在食物短缺的冬季,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不轻易放过任何猎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笔者以为,把“征鸟”释为鹰隼之类的猛禽,没有说服力,七十二候中常提到鹰隼,这里为什么独称为“征鸟”?征鸟当泛指候鸟,长途远徙者也。《渐卦》有辞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这里就把鸿雁迁徙称为“征”。“厉”在这里也不是凶猛、强烈的意思。“厉”是砺的本字,本义是磨刀石,引申为磨练、进退往来的意思。“疾”是快速、频繁的意思。“征鸟厉疾”应该是指候鸟加快了迁徙的节奏,往来频繁,一批接一批,前脚才往,后脚又来。我们知道,小寒一候为“雁北乡”,意思是小寒初候时,大雁就又开始了北返繁殖地的行程。大寒上形于小寒,由于北方天气已经开始回暖,所以大雁等候鸟一定会加快北迁的节奏,南方的天空上出现了候鸟往来频繁的物候景色,故曰“征鸟厉疾”。
三候水泽腹坚。“水泽腹坚”就是指河流湖泊中的冰已经很厚了,水面以下很深的地方也结成了坚硬的冰。有成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第一候就叫“水始冰”,从立冬第一候到大寒第二候,算来已有八十余天,在这期间,水泽冰层不断加厚,到大寒第二候,冰层已经冻结到水泽的深腹部位,故曰“水泽腹坚”。
《礼记·月令》云:“(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古代没有电气化制冷设备,但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用于夏季保鲜食物,制冷饮,调节室温。据《周礼》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当时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制冰,这类人称为凌人。凌人负责凿冰储藏,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的大寒节气开始采割天然冰块进行储存,因为这时期的冰块最坚硬不容易融化。凌人监督奴隶和庶民到水质好的地方采冰,然后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诗经·七月》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三之日”即周历的二月和三月,“凌阴”是指山阴处的藏冰地窖。一般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即使这样,仍会有部分冰块在窖中融化,所以一般储藏量要达到使用量的三倍。在古代,夏季用冰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寒节气冰方盛,有冰无雪不得劲。大寒节气应该是个冰雪世界,如果这个节气不来场雪,就明显缺少了点这个节气应有的气质,仿佛就对不起大寒这个节气的名号了。如果雪中再能见到几丛盛开的梅花,那何止是大饱眼福,就连俗人的雅兴也要被激发出来了。有雪有梅的大寒节气,诗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卢梅坡在《雪梅》诗中吟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吟罢,意犹未尽,接着又吟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春脱胎于冰雪之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夏历以立春日为岁首,故俗谚说:“小寒大寒,准备过年”,因为大寒结束就是立春日,寒尽就是年。而现在农历的春节,有时在立春之前,有时则在立春之后。如果春节在立春之前,那么就会在大寒节气里过年;如果春节在立春之后,那么大寒节气里也只能是为过年做做准备了。夏历以立春日为岁首,立春日才是辞旧迎新的正日,年的春节又在立春日之后,那过年的事就不在这里空谈了,就留待立春时再说吧。